巡山小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4章 亞松森,重生南美做國王,巡山小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月27日,部隊修整集結完畢,以第二混成旅為主力,及協助之第五師師屬部隊一部,繼續向亞松森推進。
28日,部隊前進至皮拉爾一線,當即向對面守軍發動進攻,寂靜幾天的戰火又復燃燒起來。當天午時,第二混成旅轄下第四步兵營一部突破當面之敵防線,繼續推進時,遭遇守軍反擊,擊退突入部隊後,守軍發動兩輪反擊,試圖奪回陣地,因漢軍火力兇猛,反擊部隊損失過大,不得不放棄。
29日 30日,戰鬥呈拉鋸狀態,沿著皮拉爾一線的陣地,多次被漢軍突破,又多次被守軍反擊奪回,雙方陣線犬牙交錯,難以區分。
進入10月的第三天,隨著漢軍攻擊力度的逐步加大,守軍的防守壓力越來越大,防線上多個關鍵支撐點被攻入突破,10月4日,皮拉爾前沿防線盡皆喪失,側翼暴露,守軍面臨被包圍風險,當天傍晚,利用夜色挽回,守軍連夜離開皮拉爾,向後方阿爾迪爾撤退。
阿爾迪爾防禦簡陋,僅僅有幾道臨時挖掘的壕溝充當防禦屏障,撤退回來的巴西守軍稍稍休息一晚,便在第二天早上,放火燒燬阿爾迪爾村落,繼續向後方撤離。
陳德潮所部不緊不慢吊在後面,待推進至阿爾迪爾時,因村落被毀,只得暫停腳步。在村落外的空地上安營紮寨,稍作休息。
依次丟失放棄皮拉爾阿爾韋迪,巴西軍隊的防線一步步向後退卻,當漢軍前行至奧利瓦鎮時,距離亞松森只剩下不到70公里的路程,前方只剩下奧利瓦鎮一個僅存的外圍據點和充當主要防禦支撐點的虎美塔要塞。
吸取第一次巴拉圭戰爭的教訓,巴西共和國方面佔領亞松森後,沿著與當初進攻小洛佩斯相反的行軍路線佈置防線,第一道防線即外圍防線,以皮拉爾阿爾迪爾奧利瓦鎮三者為依託,層層遲滯漢軍的進攻,以為守軍一方加固防線囤積彈藥兵力爭取時間。
第二道防線為虎美塔要塞,第一次巴拉圭戰爭期間,小洛佩斯憑藉要塞完善的防禦體系,硬生生擋住了巴西帝國和阿根廷共和國兩方近10萬軍隊的進攻,並最終等到了李明遠帶領的華人起義軍迂迴至聯軍身後,解了巴拉圭方面的危局,如今,原本的進攻方變成了防守者,而突兀出現在南美洲歷史舞臺上的那支東方勞工起義軍,卻在短短20年間,在這塊土地上紮根發芽,生長壯大,反客為主,成了進攻的一方。
憑藉虎美塔要塞,小洛佩斯與10萬巴西帝國阿根廷聯軍僵持了一年時間,在巴西決策層的眼中,時間過去了20年,科技進步帶來了武器的更新換代,巴西帝國與阿根廷聯軍的人數戰鬥力武器裝備等與20年後的漢軍也不具備可比性,但是,沒必要堅持一年時間,按照現在的局勢發展,只要亞松森方向的瓦格納·桑託羅將軍帶領部隊,利用虎美塔要塞拖住漢軍半年時間,屆時,智利玻利維亞等國軍隊完成動員,英國美國承諾支援的武器列裝部隊,就可以逼迫漢國回到談判桌上,承認巴西共和國對巴拉圭的實際控制。
為達到,將漢軍主力擋在虎美塔要塞之外或者亞松森城防體系之外,為政治解決爭取時間的目的,亞松森方向巴西共和國軍隊最高指揮官瓦格納·桑託羅上將不遺餘力的蒐集所有能用的人員物資裝備,然後源源不斷的投入到亞松森方向的三層防線上,
外圍防線缺乏有力的防禦設施,臨時設定的防線,也只能起到拉長漢軍補給路線的作用,因此,巴西方面並沒有在外圍防線上投入太多兵力,以虎美塔要塞、卡拉佩瓜為核心的第二道防線以及聖安東尼奧炮臺?比耶港亞松森等組成的第三道防線,才是瓦格納·桑託羅上將防禦的重點。
為了加強亞松森城防體系的防禦力,除去小洛佩斯時代建成的虎美塔要塞,聖安東尼奧炮臺,瓦格納·桑託羅上將還在虎美塔要塞北部,亞松森南郊的卡拉佩瓜西部的比耶港修建縱深防禦陣地,以作為虎美塔要塞失守,抵禦漢軍突擊的另一道防線。
漢軍的逐次推進,還是給巴西守軍帶來了壓力,在亞松森方面的嚴格命令下,從皮拉爾阿爾迪爾兩地潰敗下來計程車兵們,在所屬長官的呵斥下,與當地原有守軍一同,共同承擔著守衛最後一道外圍防線的責任。
10月6日,間隔兩天,當排著縱隊騎著高頭大馬的漢軍部隊出現在奧利瓦鎮,蹲守在陣地中的巴西軍隊頓時緊張起來,即便那些從前線潰散下來,與漢軍交過手的巴西老兵們,彷彿也嗅到了危險的氣息,這些漢國軍隊好像與之前作戰時有些不一樣。
出現在奧利瓦鎮的漢國軍隊依舊是陳德潮所部,如果說與之前有什麼區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