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小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8章 佈局與後手,重生南美做國王,巡山小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族、壯族乃至暹羅、寮國、緬甸境內的傣族,都屬於可被接納的廣義範圍內的華人。華人族群是由膚色、族群、文化三個要素共同構成的族群,如果只強調文化,說華人是文化民族,把一些亂七八糟,膚色、文化、信仰明顯不同的族群,強行歸納在華人族群行列,那麼,不僅不會加強國民對民族身份的認同感,反而會導致族群意識的錯亂和分裂。
漢國即便選擇接納部分白人男性的規化,但是歸化白人男性的數量一直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具體原則是主動接受同化教育,熟練使用漢語交流、改漢名、漢姓,在所處行業做出一定貢獻,願意放棄原本信仰,認同漢國國民身份,效忠帝國皇帝。
在符合上述原則,並且經歷考驗後,才算獲得歸化為漢國國民、華人的機會。
戰爭勝利,激勵得不只有華人,本土各地遺留下來的普通白人,也在一次次戰爭勝利中,加強了對國家的認同,巴拉圭戰事結束,主動申請歸化為華人族群的白人數量激增,截止1898年年初,漢國本土1800餘萬人口中,華人和歸化華人數量達到1600餘萬,剩下200萬人口中,白人數量下降至120餘萬,殷人數量下降至70餘萬,其中,主動申請歸化的白人數量達到80萬,殷人達到40餘萬,之所以主動要求歸化的殷人比例低於白人,是因為很多殷人依舊住在地勢偏僻的北部森林,與帝國官方接觸較少,而那些與帝國官方接觸較多,親眼見證帝國幫助他們主持公道、暴揍白人的印第安人,哪怕有所懷疑,但在漢國全方位的影響、宣傳下,都認同殷人和華人同出一源,是幾千年前分離的遠親,對於歸化為華人,很少有牴觸的舉動。
巴塔哥尼亞地區,總數只剩下兩萬餘人的馬普切人、阿勞坎人,本土南部的特維爾切人、亨納肯人等殷人族群,更是主動申請,全員同化為華人。
區別是對比出來的,和白人殖民者相比,雖然漢國也要求殷人改變信仰、生活習慣、承擔兵役、稅賦等義務,但是對於同化後的殷人,也是真真切切給予了好處。
殷人在白人殖民者幾百年統治下,十不存一,經歷白人殘酷壓榨、屠殺後,殘留下來的少數殷人,自然懂得珍惜漢國給予的機會。
心向國家,願意為國家發展出工出力,漢國政府也不會吝嗇賞賜和激勵。
工部總長陳申負責的任務中,有一項就與印第安任有關,那就是與第二師師長邱銘章協同統計繳獲的武器裝備,然後篩選過後,將一部分淘汰下來的老式武器,分發給為漢國提供情報、協助漢國進行戰事輔助任務的印第安人部落,作為他們對帝國效力的獎賞。
想到這點,陳申抬頭看向邱銘章,詢問道:“邱將軍,援助巴西共和國佔領區內,印第安部落的武器裝備型號、數量,確定了嗎?”
“繳獲槍械、火炮數量比較多,種類也比較雜,其中甚至還夾雜著火繩槍。”
邱銘章苦笑道:“目前初步選定2200杆德萊塞步槍、2600杆米尼步槍,子彈湊了有18萬發,至於其他型號的老式步槍,也有6000餘杆,但是因為存放時間太久、使用頻率也高,拿在手中跟燒火棍差不多,發射後,聽個響聲還不錯,卻沒有什麼準頭和殺傷力。”
“那6000餘杆老式步槍和配屬彈藥也送給印第安人部落吧,就當廢物利用了。”
陳申哈哈一笑,難得大方了一次。
“除去效能過於落後的步槍,從戰場、兵工廠、軍事倉庫等繳獲,包括經過簡單修復,可以使用的步槍大概有8.6萬支,各型火炮300餘門,其中,預計劃分3萬杆步槍、100門火炮給民兵預備役部隊使用,剩下的步槍和火炮統一運輸至南洋,一部分賣給遠東大陸各地的督撫大員,另一部分運輸至宋卡、蘭芳,作為庫存武器。以備不時之需。”
“帝國陸、海軍,武器裝備統一化、制式化,新式火炮、火炮效能優越,難怪邱將軍看不上這些古董、破爛了。”
陳申打趣道。
“陳總長說的是實話,帝國陸海軍今非昔比,別說這些繳獲的這些老古董,就是英國人的新式步槍,我也看不上。”
邱銘章自通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