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小老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戰鬥,重生南美做國王,巡山小老鼠,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感謝南洋帝國、曾經有個雲夢打賞支援。
戰場上的硝煙還未散去,另一場戰鬥又即將打響。
玻利維亞部隊的第一道防線上,此時站滿了身穿黑色軍裝計程車兵,他們是第一混成旅一團士兵,接替第一輪進攻的華人部隊。
第一次試探性進攻,華人**軍總共傷亡三百二十五人,剿滅玻利維亞士兵四百七十八人,
這次戰鬥是華人**軍起義以來,與敵人傷亡比最大的一次戰鬥,而且在戰鬥中還陣亡了一名團長,陣亡團長是王大山手下軍官,第一次戰鬥結束後,王大山專門來到李明遠身邊,主動承擔進攻部隊傷亡慘重的責任。
不過,李明遠卻沒有因為陣亡了一個團長就責怪王大山,雖然陣亡了一個團長,李明遠也感到痛惜,可是在戰場上,每個人都有可能陣亡,不能因為部隊傷亡就責怪屬下。
慈不掌兵,親歷戰場將近半年時間,李明遠大大小小經歷十幾場戰鬥,死亡的敵我士兵也見到上萬人,原本對血腥戰場的些許不適也漸漸消失。
李明遠慢慢擺脫以前的小僱傭兵的角色,逐漸適應以一個手握十萬華人部隊的決策者身份看待戰鬥成敗。
決定一場戰役成敗的關鍵是戰鬥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華人**軍的第一次進攻,探明瞭玻利維亞部隊在山上的部署,成功佔據了第一道防線,從這點上考慮,第一次的進攻是成功的,只不過在這次戰鬥以前,華人**軍採取運動作戰,一直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因此沒有巨大的傷亡。
而面對秘魯人的多次勝利,也讓華人**軍高層形成了固定的認知,華人部隊和敵人交戰,只有本方以少量傷亡的代價殲滅對手才算得上勝利,雙方傷亡比為1:2,或者傷亡率接近都屬於失敗。
華人**軍高層的這種思維不能說是不對,因為李明遠給他們灌輸的理念就是以最小的代價殲滅敵人,他們在李明遠的影響下也把華人**軍以微小代價擊敗對手當做理所當然的事,猛然遭受損失難免有些想不通。
埃爾阿爾託扼守拉巴斯城險要位置,一旦埃爾阿爾託被別的部隊攻佔,那麼他們就可以把火炮運上埃爾阿爾託城牆上,居高臨下對拉巴斯進行炮擊,對於防守拉巴斯城的守軍而言十分不利,
拉巴斯城建城幾百年,不僅是西班牙人把拉巴斯城當做戰略要點加大建設,玻利維亞**後,新的統治者也加大對拉巴斯的建設,而作為扼守拉巴斯咽喉位置的埃爾阿爾託,玻利維亞人更是下大力氣維護加固。
玻利維亞士兵利用地形抗擊進攻的華人**軍士兵,再加上帶隊的團長冒進衝鋒向前,兩個因素結合起來才導致華人**軍的傷亡大量上升。
如果帶隊團長再穩重一些,說不定就不會有後面兩百多人的損失。
華人**軍說到底還是封建軍隊,沒有跨入近代軍隊的行列,大部分的軍官仍然認為帶領士兵衝鋒向前才是勇武的表現。
而他們的這種心理也導致了帶隊華人團長的陣亡。
“玻利維亞部隊擁有地利優勢,進攻部隊傷亡雖然大了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思緒迴轉,李明遠對王小山說道。
“首戰損兵折將,卑職有罪,希望世子允許卑職親自領兵進攻,為傷亡兄弟們報仇。”
李明遠沒有苛責他,不過王大山自己心裡卻過不去這道坎,手下團長陣亡,這放在華人**軍十萬將士中是頭一份,如果不能攻下玻利維亞士兵的陣地,王大山感覺自己都沒臉面對手下計程車兵。
王大山性格沉穩,行事嚴密,李明遠不擔心他會做出衝動的行為。
“你的請求我答應了,不過帶兵衝鋒的事就不要乾了,坐鎮部隊中央指揮全才是高階指揮官該做的事。”
李明遠囑咐道。
“卑職明白。”
“埃爾阿爾託城外還有兩道防線,你打算動用多少兵力拿下?”
李明遠問道。
“根據前線士兵彙報,敵人的第二道防線距離第一道防線四百米,裡面加上潰敗退回去的玻利維亞士兵,總人數大概有六百人,因此,我打算帶領混成旅第一團一千將士進攻敵人第二道防線。”
“雷亞爾山脈山高路險,士兵進攻多了也施展不開。”
李明遠透過望遠鏡觀察前方山脈,開口道“進攻的人數減少二百,我撥給你三十個狙擊手,還有總部的機槍連也配合你作戰,中午之前給我拿下第二道防線。”
“卑職領命。”雖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