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雲白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三三章 輪迴力,叩天門,紫雲白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火行、木行、土行、金行、水行,五行大道皆可修這倒容易理解,當初剛入了池天宗時候雖然有所偏,但好多人也都能同時修煉不同屬性的功訣術法就是這個道理了,倒是它們之間的這種相融相通是我之前沒有想過的,不僅五行之力,五行大道可以,甚至連空間大道也能如此相通,果真是大道三千,殊途而同歸……”
“說起來我的生機死意之道也是同樣的道理,還有無間世界裡碰到的生死變幻之力,細究起來,那並不是自己最初領悟到的大道法則,但卻能如生機之氣、死寂之意一樣為我所用,大概也是這個道理了……”
“這位領悟到的大道之意本源只是常見的木行之力,但具現出來的味道卻是跟其他人的完全不同,這是另闢蹊徑?端的是巧妙玄妙……”
笨辦法確實是笨辦法,但起步也是真的能起步,關乎大道本源的天地法則,沒可能那麼快就有所領悟,但只是切身切意的來感受著五重天地威嚴具現出來的氣意壓力,已經讓葉拙獲益匪淺了,更多的不提,至少讓葉拙見識到了以往甚至都沒有想過,或者就算想過也只是模糊閃過那麼一下的許多事情,大大的開啟了他的眼界,讓他知道並且確認了原來天地大道法則還有這些個樣子的結合跟表現。
若這件事情能夠順利度過,單隻這份眼界於葉拙而言就可謂極大的收穫,比起那些個上門大宗出身的人,葉拙更清楚這份見識於自己這樣的山野修士的意義。
修士初入修真世界時候,勤修根基心法,苦練諸般功訣,更多的是知其然甚至都不知其然,只是循著舊有的法子汲取煉化天地靈元,就像是一個懵懂小兒不明白飯食是怎麼來的,什麼做的,卻也知道坐在桌旁大口吃喝一樣。
各人因為各自聰慧程度不同,隨著修煉時日漸增,或早或晚總會對自己的修煉有更深刻一些的理解,比如會逐漸感受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賦,不是每一樣功訣、術法都適合自己修煉,或許一門火行功訣自己只要三五天就能上手,一門同樣品階的木行之法卻久不得其門而入,便是好容易踏進去一隻腳,也難以隨心修煉,更多的感覺是步履蹣跚。
這種事情很普通,也不難理解,千萬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前人修煉者,早就用一個詞語將這件事情都概括了,那就是靈根天賦,而這也正是每一家宗門,每一個世家挑選適齡後輩兒郎最基本的標準之一。若靈根天賦不足還強要修煉,事倍功半都不足以形容,或許要比別人多花十倍百倍才能勉力追上修煉水平,至於修煉速度,修煉遠景這些都根本沒辦法比。也不是徹底沒路,海量的靈丹靈藥也能堆出來一個修士,但這樣不計回報的事情,偌大修真世界也沒有幾個就是了。
於絕大多數的修士而言,瞭解到了這種程度,能夠準確認識到自己的天賦所在無論是
選擇功訣術法,還是修煉如煉丹煉器符籙這些輔助法門時候,都有所參照就已經足夠了,至於更深一層,比如為什麼人和人之間的靈根天賦會有那麼大的差別,靈根天賦的本質又是什麼,卻是沒多少人知道也沒幾個人關心了。
不多關心這些事的人裡,或許會有人能想到這一切都跟天地法則、天地大道有關,不同的人因為自身天資的緣故天生就與某一條天地大道之意更加親近,更加契合,修煉因著這一條天地大道而衍生出來的諸多法門也就更加得心應手,而這些籠統概括下來就是一個人的靈根天賦了。事實上,諸多宗門、世家挑選後輩子弟時候的靈根天賦測試也能證明這一點,跟如今已經不存於世的池天宗那樣的三流甚至不入流宗門入門測試只是粗略測試不同,品階更高,傳承更久遠的上門大宗,諸多世家的後輩測試要更詳細更具體的多,不僅僅會測試他們靈根天賦高低,同時還會測試他們靈根天賦所屬,除了一些隱藏的天賦可能碰到某些機緣才會察覺到外,這些宗門、世家的後輩子弟從入門第一天起,就已經明確知道了自己最合適的修煉方向了。
不過就算出身再好,天賦再高,於靈根天賦尤其於天地大道的的理解跟認識也終究是從別人,從先輩的經驗之中得來的,錯誤不至於,但也不會那麼的精準,便是因為一些機緣有過一些旁人所沒有的經歷,也難有多麼的深刻,想要跨過這一步,想要真正明白自己的靈根天賦所在,對於絕大多數的修士而言都只有一個可能,並且是隻要做到就一定能夠深刻感受到的可能,那就是鑄就金丹,然後親身去體會,去領悟出屬於自己的大道法則。唯有領悟出屬於自己的金丹大道,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本真所在,金丹境界修士之所以會被稱作真人,這也正是緣由所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