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五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劉正陽醫生真是好人,草根俠醫,三中五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著顯微鏡,孫玉郎的臉色越來越凝重,廖玉龍得的不是胃癌,而是胃粘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英文叫Gastric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簡稱胃MALT淋巴瘤。這是一種只用抗生素就可以治癒的惡性腫瘤。
1996年美國紐約的Walter Isaacson醫生提出了這種疾病的發病假說,由幽門螺旋桿菌(HP)主導的病情發生及發展。根據這一假說,人們發現使用抗生素消滅胃內的幽門螺旋桿菌(HP)就能阻斷腫瘤的進一步發生發展。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被證實只用抗生素就可以治癒的腫瘤。
當然這要早期,如果到了晚期,胃MALT淋巴瘤繼續發展,轉換為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簡稱DLBCL的時候,再使用抗生素就來不及了,就沒用了。
還好,廖玉龍體內的腫瘤細胞還沒有轉換,因為孫玉郎之後加做了幾個免疫組化,證實幾個關鍵免疫學指標都還是陰性的。
於是孫玉郎跟李彥聯絡,建議病人還在鎮一醫治療,選用4聯藥物滅Hp治療,一定要敏感、足量、足療程。
李彥起初有些猶豫,因為國內沒有這樣做過啊,這完全超出了他的認知,哪有惡性腫瘤就用抗生素治療的啊。是,就算你劉正陽證實不是胃癌,是淋巴瘤,那淋巴瘤首選化療啊。你現在不用化療,用抗生素,這又是哪門子道理啊。抗生素是滅菌的,是抗細菌感染的,或者籠統說是抗微生物感染的,不是抗腫瘤的。
不過當孫玉郎提出,如果鎮一醫不願意,就轉回青山縣醫院的時候,李彥這個院長敏感的領悟到,這是一個機會,這是讓鎮一醫揚名的機會。如果劉正陽說的是對的,嗯,他以前也都對好不好,那麼鎮一醫採用劉正陽的方式肯定沒問題啊。嗯,如果肯定沒問題,那說明就肯定能把病人看好啊。那既然肯定能把病人看好,那我這個院長擔心什麼?
李彥馬上改變了態度:“劉醫生,這怎麼行呢?病人既然已經轉到了我們醫院,那麼自然是由我們負責到底,怎麼能又轉回去呢?一僕不事二主嘛。”
“在鎮一醫也行,只是現在廖玉龍身體狀況比較差,營養不是很好。”
“沒問題啊,支援治療我們加強就是了啊,對於這些重點病人,我們醫院有政策的,可以減免一些自費費用,轉回青山,恐怕還沒我們這裡方便呢。”
什麼政策,分明是你們醫院的對策,不過孫玉郎也不會跟李彥院長較真,反而出於對鎮一醫下面照顧廖玉龍的感激,他決定送他們一份大禮。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孫玉郎就是這麼佛性。
孫玉郎記得,國內關於胃MALT淋巴瘤的治療指南直到2007年才確定下來,首先一線治療是用滅幽門螺旋桿菌治療,也就是普遍採用的4聯藥物治療。現在不妨建議鎮一醫他們做個個案報道,所以美國醫生1996年就報道過了,但在國內領先也是領先嘛。現做到國內領先,然後做到國際領先,飯可以一口一口吃嘛。
於是孫玉郎把這份大禮送給了李彥院長。李彥表示衷心感謝,同時表示,一定會好好照顧病人。那必須的,都要寫個案報道了,出名了,國內專家來證實,而病人如果因為併發症,比如營養性原因沒了,那你跟人交代我們治療肯定沒錯,只是病人營養性原因沒了,別人信不?肯定不信啊。但如果病人活蹦亂跳的活著,那就是最好的廣告招牌啊。
這也是孫玉郎的目的,利益才是最好的捆綁,利益的驅使,會讓李彥他們努力的。
回到青山,顧鑫顧叔叔得知青山縣人民醫院誤診了,很是生氣,準備找青山醫院的普外科醫生麻煩。
孫玉郎給攔了下來,“怨不得他們的,是技術原因,不是人為過失。”的確是技術原因,青山畢竟是小地方,國內直到2007年才有指南,你能指望青山小醫院做的比國內知名醫院還要好?
不過孫玉郎也不想放過這次機會,“顧叔叔,如果可能的話,這把火可以燒一燒那個雷毅。”
“什麼雷毅?”
“青山醫院的一個副院長,很不是東西,別說醫德,連做人的道德也沒有。”性暗示張靜雯,我不會這麼善罷甘休的。
顧叔叔好奇問為什麼,孫玉郎就把張靜雯的事情全盤托出,這沒什麼好隱瞞的。
顧鑫也是氣憤,不過他說自己是刑偵的,不好出手,一般要對付這種要紀檢出手。
“要紀檢部門啊。”
“也有一個變通,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