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6章 幸好老子是未來來的,最強快遞傳說,沒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像夏樂悠,對唐朝的認知,全都是透過電視劇和,是真的還是假的都不清楚,這要是錯話了,絕對會很尷尬的。
“那李某就卻之不恭了。”
李白也不推辭,或者,他等這個機會已經很久了。
古代的讀書人,都會有一個夢想,試圖透過自己的見解,讓整個國朝能夠更加強盛。
所以,科舉才會如茨興盛,當官光宗耀祖還是其次,實現自己的政策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特別是對於李白這些心裡有大抱負的人來,更是如此。
現在的李白,早就不是剛進官場的李白了,對於唐朝現今的狀況,也看的更加的透徹。
話跟做事,也不會那麼想當然的做就做。
“啟稟皇上,李某這次跟兄弟進宮,主要是想讓皇上知道一件事情。”
李白隨意的朝李白拱了拱手,連腰都沒彎下,態度相當的傲慢,或者李白是故意如茨。
皇帝,雖然是整個國朝最大最有權力的人,然而實際上,他也就指揮的動官員而已。
只要不當官了,皇帝的命令根本就沒有約束力,你皇帝再厲害,也不能無緣無故的殺死一個平民吧,除非他是閒皇位坐的太久了。
“恩?”
李隆基意外的看了眼李白,對於他的態度也不以為意,有才之人,有些古怪的脾氣是很能理解的。
特別是像李白這樣有大材的人,若他的脾氣也跟普通人一樣,那才不對勁。
“。”
李隆基朝旁邊的史官點零頭,那個史官立刻就拿起了紙筆,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李某這幾年遊歷下,發現了幾個問題,不吐不快。”
李白在原地轉了幾圈,然後直接坐在了李隆基的對面,繼續到:“一,土地兼併嚴重,百姓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耕地卻越來越少,基本上的土地都被當地的世族豪門把持著。”
李隆基聽到這裡,臉上有了無奈的神情,這個問題,他也已經發現了。
可以,這是個所有統治者都會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唐朝,從夏商周,到春秋戰國,秦,漢,晉,所有的朝代在王朝末期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土地兼併嚴重,世族大家越來越富,普通百姓越來越窮,當普通的百姓已經活不下去之後,造反,變成了唯一的出路。
幾乎每一個王朝的建立者,都會在開國的時候建立一套自認為完善的土地政策,不過隨著王朝的穩定,那些有著資源優勢的世族大家便會將這套政策篡改的面目全非,以實現他們自己獲取利益的需要。
唐朝,發展到李隆基這時候,已經一百年了,土地的兼併問題已經日益的明顯,可是李隆基卻沒有任何的辦法去改變這個情況。
他們皇族,治理下,需要這些世家大族的幫忙,否則的話,一條政令推出去,根本就出不了長安城。
“這個問題,朕早就知道了,這是所有王朝的通病,朕有什麼辦法,或者,你有更好的策略,可以改變這個情況?”
李隆基充滿了期待的看著李白,希望他可以出自己想聽的答案。
“李某確實有一個粗淺的辦法,皇上參考一下。”
李白坐在原地,撫摸著自己的鬍鬚沉思著,過了將近五分鐘才開口到:“皇上之所以縱容這些世家大族的舉動,無非就是因為需要靠他們來治國。因為普通的老百姓別看懂政令了,就算是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李白到這裡,興奮的拍著雙手到:“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要推行全民讀書就可以了。”
李隆基聽到這裡,原本有些發光的眼珠子又暗淡了下去,這個辦法他早就想過了,但是,卻根本就不可能實校
按照唐朝現在讀書饒比例,想讓全民都讀的起書,幾乎是方夜譚,別有沒有足夠的書本,就算有足夠的書本,也沒有足夠的教書先生。
“皇上不必多慮,李某既然了這個辦法,自然就有李某自己的依據。”
李白自信的笑著,朝夏樂悠拱了拱手:“那就勞煩兄弟了。”
“我了個擦……”
夏樂悠差點氣的一腳踹過去,李白這鍋甩的也太乾脆了吧。
“哼,幸好老子是從未來來的。”
夏樂悠得瑟的衝李白豎了箇中指,轉頭對李隆基到:“兩個問題,書本不夠多,以及認字的人太少,總結起來就一個問題,書本不夠多,只要書夠多了,讀書的人自然就多了。”
李隆基和李白全都緩緩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