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採訪蘇錫文(一),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明海瞪了周春生一眼,沒有說話。 “爹啊,咋樣,你答應他了沒?” 周夏芷在一邊連忙打圓場: “爸爸要做生意的,哪有那功夫管這些閒事!” “哎,大哥,我想做一個專訪,上哪裡能找到蘇錫文蘇先生?”: 周冬凜想到了自己的任務,也知道周春生不問出個結果不會罷休。 為了轉移剛才那個尷尬的話題,周冬凜將周春生的注意力轉回了蘇錫文這裡。 “你說蘇先生啊,他現在一直都在東昌路張家花園後的王銀全宅院裡,聽說以後上海大道市政府辦公地以後就放在那,不過這個訊息一般人可不知道。” “浦東?看來日本人並不怎麼重視這個大道市政府啊,連傀儡都算不上,不會是這幫漢奸自己拉大旗扯虎皮打著日本人的幌子在過家家吧!”: 周冬凜心想著然後說道: “好,謝謝大哥!” 話題扯到了蘇錫文身上,周春生的話匣子也也開啟了,一邊掰手指頭一邊想的說道: “聽蘇先生說,以後上海市大道政府就負責上海浦東、南市、滬西、閘北、真如、市中心、吳淞、北橋、嘉定、寶山、奉獻、南匯、川沙、崇明十四區,下面一共要設四局三處一科,四個局是警察、財政、交通和社會,三個處是秘書、肅檢和聯合辦事處再加一個教育科!” “喲,大哥厲害啊,這都能記下來!”: 周冬凜調侃道 “這算什麼,你不混官場是不會懂得,老百姓的事可以不用記,但是這些條條框框的東西必須要牢記心中,這才叫專業!”: 周春生端起酒杯一口喝光,右腳又想踩在椅子上,可是穿的是西褲有點緊,腿抬了半天沒抬上來,最後只好作罷。 “那大哥,我去找蘇先生的話提你名字行嗎?能見到嗎?” “那必須的,提我名字指定好使”: 周春生楞了一下又拍起了胸脯應和道,看樣子他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1937年10月27日,週三 周冬凜八點不到就趕到了申報館,見到俞主編後向俞主編講了自己的想法。 俞主編當場就同意了周冬凜的採訪計劃並且讓周冬凜去器材室領了一臺帶閃光燈的照相機。 一切都準備完畢後周冬凜騎上了腳踏車趕往了東門路輪渡站。 路上週冬凜發現身後有輛腳踏車一直在遠遠的跟著,周冬凜也不在意只顧自己騎著,到了輪渡站後周冬凜買完票就推著腳踏車上了渡輪。 1910年之前,上海浦東到浦西之間的航運都是靠小舢板。 1910年後浦東塘工善後局開辦了機動船渡江業務。 1927年以後上海特別市成立,浦東塘工善後局所辦的輪渡轉由市政當局接辦。 這條東東線,是從浦西的東門路到浦東的東昌路。 1933年2月23日開通,是上海官辦市屬輪渡最早的對江渡。 沒有這條對江渡之前,最近的航線是從外灘的銅人碼頭到浦東的東溝碼頭。 從東溝碼頭騎車到東昌路最少要一個小時,如果要趕時間不選官營的火渡輪就只能搭乘相對危險的小舢板。 周冬凜上了渡輪沒過幾分鐘,那個跟蹤的也推著腳踏車上了船,站到了渡輪的另一側。 9點整,渡輪離開東門路輪渡站,開了差不多15分鐘後停靠在了對面的東昌路輪渡站。 周冬凜推著腳踏車離開了輪渡站,順著東昌路騎了五分鐘便到了張家花園。 張家花園 此時的張家花園門口還沒有懸掛任何標誌,不過門口倒是像模像樣的弄了兩個穿著保安制服的人站崗。 周冬凜推著腳踏車向大門走去。 “站住,幹什麼的?”: 其中一個門崗問道。 “你好,我是《申報》的記者周冬凜,我是來給蘇市長來做專訪的!” “預約了嗎?” “沒有,您方便通傳一下嗎!”: 周冬凜掏出了兜裡的香菸,遞了一支過去。 門崗推掉香菸沒有接,走回了崗亭,撥起了電話。 “喂,蘇市長,門口有一個《申報》的記者,說是要給您做專訪。” 周冬凜剛想上前讓門崗提周春生的名字,門崗轉身對他說道: “你進去吧!” 周冬凜朝門崗點了下頭,然後騎上了腳踏車向裡面駛去,用餘光瞟了一下並沒有發現跟蹤者的身影,不知道藏什麼地方去了。 到了後面的宅院,遠遠的就看到一個穿著西裝打著領結的男人站在了大門口。 從外觀看這是一套傳統的中式庭院,圍牆外還可以看到院裡的一座假山,裡面的建築都是傳統的木質結構。 “您好,我是蘇錫文,您是《申報》的記者吧”: 門前的男人迎了上來率先開口。 此人大概50歲不到,剃的板寸,中等身材,圓臉大耳,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在滴溜溜的轉。 蘇錫文 “您好,蘇市長,我是《申報》的記者周冬凜,冒昧上門還請勿怪,我想給您做一個專訪,你看方便嗎?” “方便,方便,請進,周先生。” 周冬凜跟著蘇錫文進了宅院,順著連廊繞過了池塘和假山後來到了客廳。 “蘇市長,請問您為什麼要把新政府命名為大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