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當機立斷,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京路外灘上有一座銅人碼頭。 最早是美國旗昌洋行用來販運鴉片的旗昌碼頭。 旗昌洋行在廣東路外灘設立新旗昌碼頭後原來的旗昌碼頭變為了老旗昌碼頭。 後來老旗昌碼頭改名為德記碼頭。 德記碼頭也漸漸變成了公共碼頭。 1890年南京路外灘上豎立起一座6米多高背向黃浦江的銅像。 銅像的原型是製造亞羅號事件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國外交官巴夏禮。 此後德記碼頭附近就被人稱作銅人碼頭。 巴夏禮的銅像在1941年被日本佔領當局拆除。 銅像的基座現藏於上海歷史博物館。 ...... 上午九點,銅人碼頭岸邊。 一個年輕船伕一邊抽菸一邊四處張望著尋找客源。 自從黃浦江上開通火渡輪後他們的工作從載客擺渡到對岸的浦東變成了往自家的沙船上帶人帶貨。 除非碰上急事趕時間,沒人會選擇危險的多的小舢板作為自己過江的工具。 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船伕走了過來: “阿尼頭。”(上海話家裡排行老二) “爺叔,來,吃根香菸。” 年輕船伕從兜裡掏出一包香菸,敲出一根遞了過去。 老船伕取出香菸夾在了耳朵後邊。 “剛吃過,生意哪能樣?” “瞎混混,麼搞頭。” “唉,儂小赤佬不老實,我聽人講儂格(這)兩天拉了則(個)大生活。” “爺叔,你聽依拉(他們)瞎七搭八的。” “我幫(和)拿(你)爺老頭子(父親)在黃浦江上混了嘎許多年頭,有生活一直是互相照顧的,儂有好的生活不要忘了爺叔啊。” 年輕船伕四周望了望見沒人注意他們,輕輕說道: “爺叔,儂做夜生活來賽伐(行嗎)?” “爺叔身體好的不得了。” 年輕船伕又掃了一遍四周: “爺叔,格幾天老闆還會上門, 夜裡從這裡拉人去楊樹浦,依(他)讓我多尋幾條船,船伕都要熟悉黃浦江環境的,一條船給......” 年輕船伕先是伸出一個巴掌隨後迅速變成了三根手指在老船伕面前晃了晃: “三十塊?也不多啊,不過現在生意難做。” “啥三十塊,三十塊赤佬去做啊,三百塊。” “三百塊,啥生活啊,有危險伐?” “夜裡走船總歸有點危險的,爺叔儂要是做我就幫儂留好位置。” “儂已經尋好幾條船了?” “我幫阿三、阿木林、小蘇北依拉都講過了,有五六條船吧。” “儂先幫爺叔留則位置,格老闆啥人曉得伐。” “格不好問的,阿拉只管拉人收鈔票,格叫江湖規矩。” “好好好,江湖規矩,到時間儂一定要先通知我啊。” “放心爺叔,老闆來了我先尋儂,儂不做我再尋依拉。” ...... 上午十一點,大升米行。 兩個穿著土布衣服的年輕人各推著一輛獨輪車停在米行的門口。 兩輛車上都堆著六袋百斤裝的大米。 “老闆,收貨。” 張大海走到米行的門口指著兩人說道: “把你們江北車停停好,不要影響人家走路。” (1862年,大批蘇北地區的人們湧到上海灘謀生,將木製的獨輪車帶到上海,所以當時上海很多人都習慣將獨輪車叫做江北車。) “老闆,馬上就搬進去了,不用麻煩了。” “行行行,那你們手腳快點,全放庫房裡。” 兩個年輕人解開車上的綁繩,一人扛著一袋大米走進了米行的庫房裡。 ...... 下午三點,大升米行。 影子和張大海兩人坐在庫房的方桌前研究桌上的地圖。 房門被敲響了。 張大海衝影子點頭示意後起身走到庫房門前開啟了門。 “老闆,有人找。”: 說話的是米行的夥計。 張大海走出去隨手關上了門。 十幾秒鐘後,庫房的門再次開啟。 張大海領著兩個男人走了進來: 一個四十不到,穿著黑色長衫,絡腮鬍子,身材中等。 一個三十不到,穿著藍色短褂黑色褲子,精瘦。 看著像老闆領著一個夥計。 張大海用手比劃安排兩人坐在方桌空著的兩側後開了口: “我介紹下,這位是影子同志。” 隨後他指向年長的那位: “這位是淞滬游擊隊的朱隊長。這位是他的助手小劉。” 幾人互相致意後張大海看向朱隊長: “朱隊長,上級已經跟你介紹過任務的大致情況了吧。” “是,大海同志,武器都已經到了嗎?” “上午已經拿回來了,十把勃朗寧,五百發手槍子彈,十顆手榴彈,還有三把半自動步槍和兩百發步槍子彈。” “半自動步槍?” “美國人研製的新式武器,還沒正式裝備部隊,具體情況讓影子給你們介紹吧。” 影子將周冬凜告訴他的關於這三把加蘭德的所有資訊告訴了兩人。 “半自動步槍,有點意思,如果可以不拉槍栓連續射擊的話在戰場上作用確實很大,這樣的話我們任務的成功率還大些,至於槍的缺陷應該可以透過配合來彌補一部分。” “影子同志,你跟朱隊長他們介紹下現場的情況吧。” 影子伸手指向桌上鋪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