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直覺,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將軍,這個人槍法極好,領導能力強,戰鬥素養高,腦子轉得快,膽子又大,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樣的人就算是潛伏也不會甘於人下,他的光芒是藏不住的。” “這樣豈不是特工的大忌。” “將軍,我雖然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學並不太感興趣,但是中國許多經典的詞句還是令我非常受用,也許這個人學的就是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明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 “出自哪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這個人平時會藏拙,偶爾會顯露自己的能力又不會太過,善於與人打成一片,不過一到關鍵的時候就會鋒芒畢露!” 土肥原賢二笑著說道: “藤田君你不過就與他見過一次,連真面目都沒看到就總結出這麼多特點,我還是建議你不要太依賴直覺,對於我們這樣搞情報工作的人還是更願意相信真憑實據。” “將軍,不是我依賴直覺,而是對於我這樣的刀客來說直覺是我存活的依仗,我在戰鬥中用的每一招一式都是長期訓練後形成的身體本能,而這種身體本能的產生就是靠我對對手行動判斷的直覺。” “行吧,我沒練過武,你們那些東西我不懂,你早點休息吧。”: 土肥原賢二說完離開房間帶上了房門,嘴角露出不屑的笑容: “都什麼年代了,還以為是江戶時期?你刀再快在戰場上能快過子彈?” 藤田一郎開啟檔案袋將五份檔案取出。 第一份就是周春生的,封面上的照片是周春生在上海市警察局工作證上的證件照。 照片中的周春生嘴角微微向上,眼睛瞪的很大,面部表情略顯僵硬,粗看有些呆,看久了只覺得好笑。 藤田一郎用拇指按住照片上的臉的下半部分只露出眼睛以上。 在小樓裡兩人近距離遭遇時周春生皺眉眼睛微眯,眼神裡透著兇狠,和照片中的呆萌形成鮮明對比。 藤田一郎沒有多想就將周春生的檔案扔到一旁。 第二個是傅筱庵的機要秘書,三角眼倒掛眉,藤田一郎直覺裡兇手是劍眉,所以臉也沒懞直接就扔到周春生的檔案上面。 第三個是財政局副局長,肥頭大耳,眼睛和腦袋的比例不符合,否決。 第四個是交通局車輛管理處處長,右眉上方有一顆豌豆大小的肉痣,否決。 第五個是橫濱正金銀行上海支店的華人投資經理,此人實際年齡只有38歲,可照片面相給人的感覺卻至少是45歲往上,雖說也是劍眉,可藤田一郎左右端詳一陣後還是否決了。 (橫濱正金銀行是日本對華金融侵略的急先鋒,上海淪陷後它接管了大多數的中資銀行,太平洋戰爭後,它接管了英、美在華的所有銀行。)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舊址 藤田一郎與周春生的近距離接觸只有短短的幾秒,匆匆一瞥能夠記下的確實只能靠直覺。 他給土肥原賢二關於兇犯的描述是: 【男性、30至40歲之間、身高1.75米左右、體型中等、槍法極好、組織能力強、應變能力強、戰術素養高】 為了不讓自己的直覺對情報人員的探查造成干擾,更多的細節類似眉形、眼睛大小、有沒有痣或者疤痕之類的他並沒有加上。 他擔心設定太多的條件很可能會因為自己直覺上的偏差讓真正的兇犯逃脫。 藤田一郎放下檔案盤腿坐在椅子上開始冥想,他希望在記憶中再次找到兇手的身影。 五分鐘後,他睜開了眼。 將五份檔案平攤在桌面上掃視一遍後拿起了周春生的那份。 他翻看了一眼內頁周春生的基本情況然後翻回到封面。 用左手拿著檔案將右手拇指矇住照片中人臉鼻子以下的部分,看著裡面周春生呆滯的眼神自言自語道: “三十到四十之間,劍眉,身高1.75米,體型中等,這表情就是在藏拙嗎?” 藤田一郎翻開檔案,仔細的檢視西村展藏調查的周春生21號到24號的行蹤。 “21號下午的火車,武進縣,大陸飯店,風寒......” 那夥武裝人員全部從黃浦江上逃跑,然後遭到田中有信指揮的部隊攻擊,最後又被匯山碼頭趕來的內河炮艇將船全部擊沉。 殺死佐藤的兇手屍體至今沒有找到,如果他逃掉的話只有可能跳進黃浦江,3月份的江水冰冷,周春生這風寒得的也太巧合了。 藤田一郎合上檔案,他知道土肥原賢二看不起他武夫的身份,就算將自己對周春生的懷疑告訴他,他也只會敷衍了事。 那一刻,他下定決心自己去查,等找到真憑實據後再向土肥原賢二證明自己的直覺不會有錯。 ...... 1939年3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八點半,周春生坐著林飛開的車到達上海市警察局門口。 (1939年2月警察局更名為警察署,全稱是上海特別市政府警察署,1941年1月改回警察局,為了避免名稱混亂,本文繼續沿稱上海市警察局。) 周春生開啟車門下了車,他下意識的向警察局大門外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