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2章 畸形的屍骨,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41年7月7日 星期一
上午九點,上海市警察局。
周春生還在走廊裡便聽到自己辦公室裡的電話鈴聲響個不停。
他滿不在乎繼續慢悠悠的向自己辦公室走,經過助理辦公室門口時還不忘調侃兩句自己的女助理今天的旗袍過於暴露,是不是晚上有約會。
等他開啟辦公室門時,電話鈴聲剛好停下。
他摘下警帽掛在衣架上,鬆掉最上面那顆警服釦子。
電話鈴聲再次響起。
周春生無奈的嘆了口氣,走到辦公桌前拿起聽筒:
“喂。”
對面傳來風間哲也的聲音,他用中文道:
“喂,周副局長,我是風間哲也。”
聲音有些斷斷續續,聽著訊號不是太好。
周春生的臉上頓時炸開笑容:
“喲,風間處長,好久不見,現在在哪裡高就啊?”
“我在奉天,周副局長,你今天上班又遲到了!”
“哪有,剛才去市政府開會了。”
“我問過了,今天上午沒會。”
“唉唉唉,你這人,我現在可不歸你管,說吧,找我什麼事,你這麼大老遠打個電話過來總不能是來查我崗的吧。”
“上次你拿走的袖釦可以給我了吧。”
“喂...你說什麼?訊號不好。”
“袖~扣,可以給我了吧。”
“啥?袖釦?哦,你說袖釦啊,可以啊,我用完了,你什麼時候要?我怎麼給你?”
“你給北原野史就行。”
“哦,好,風間處長啥時候再來上海啊,上次說要帶你去蹦擦擦也沒去成。”
“嘟~~”
聽筒對面只剩下忙音,周春生撇了撇嘴結束通話電話。
他坐到辦公桌後面拉開抽屜,從裡面拿出一個小鐵盒。
開啟鐵盒,那枚【Sd】袖釦就在其中。
他拿著袖釦把玩了兩下,起身離開辦公室。
...
上海憲兵隊,風間哲也正坐在自己的辦公室內。
為了模擬電話是從奉天打到上海的,故意將話說的稀稀拉拉。
前幾天他收到關東軍線人打來的電話,對方告訴他去愛川村走訪確實有些發現。 (
直到1930年,日本的整個移民計劃並不順利,在中國東北的農業移民不超過一千人。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摒棄溫和的農業移民轉為武裝移民。
1932年10月,由490名退役軍人組成的移民團來到佳木斯。
1933年初,這批軍人在樺川縣永豐鎮建立了第一個定居點【彌榮村】。
到1936年,這樣的移民團在中國總共組建了五個,人數超過三千人。
1936年5月,關東軍制定百萬移民計劃,設想從1937年開始向中國東北移民一百萬戶,五百萬人。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日本政府為動員青年到滿洲,聲稱加入移民團可以免兵役,大量中學畢業的青年投身移民團。
這些人最終都作為義勇軍成了關東軍的後備兵源。
1939年,為掩人耳目,日本將移民團命名為開拓團。
截止到1945年8月,日本總共向中國東北傳送開拓團1131個,移民27萬。
)
日本第一次移民試驗失敗後,愛川村的土地“交還”給滿鐵繼續運營。
滿鐵將其中一部分好的水田交給滿鐵株式會社熊嶽城苗圃進行種植試驗,其餘的已經開發的地交由職工內部消化。
風間哲也派去走訪的人找到了小松一平原來住的地方,房子早就已經扒了重建,不過人倒是從愛川村撤銷後一直住到現在。
老夫妻倆今年六十多歲,已經在這個地方住了二十多年。
走訪的人詢問他們剛來時有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兩人吐了一肚子苦水說這地方自己接手後有多不容易,自然條件有多麼惡劣,他們是如何一點點做成現在的規模。
走訪的人讓他們說重點,沒有可疑的地方不用說。
兩人說對方打斷了他們的思路,不這樣順著時間線說他們什麼也記不住。
走訪的人只能耐著性子聽他們重頭再說一遍。
兩人的孩子在滿鐵工作,得知可以分地後將在日本務農的夫妻倆接來大連。
第一年在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