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節不收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2章 營救,回來的兒子,過節不收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一點,周冬凜趕到了今外灘十四號的中國交通銀行上海分行(現為上海市總工會大樓)。德華銀行上海市總工會 外灘14號地塊最早由英國鴉片商顛地·蘭士祿所在的寶順洋行(也稱顛地洋行)購得。
1890年13家德國銀行聯合成立德華銀行從寶順洋行手中購得此地,在原有四層東印度式建築基礎上稍加改建後投入使用。
1917年中國政府對德宣戰,交通銀行接管原德華銀行房產,外灘14號成為交通銀行上海分行。(交通銀行在上海的第一個分行1907年5月設在天津路乾記弄。)
1928年由於政治中心南移,外灘14號成為交通銀行總行。
1937年因為業務發展,原建築不敷使用,委託匈牙利鴻達洋行重新設計,由於碰到戰事重建計劃擱淺。
抗戰爆發後,總行先遷至武漢後遷至重慶。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外灘14號被日本住友銀行侵佔。
抗戰勝利後,大樓於1946年開始重建,1948年建成,成為整個外灘建築中最年輕的一幢樓。
1951年,交通銀行總行遷回北京,上海市總工會入駐至今。
周冬凜找到交通銀行現在在上海的負責人副理潘啟章,向他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聽到有人願意為這件事出頭,潘啟章當即打電話通知了其他三大行在上海的負責人。
兩點不到,四大行負責人齊聚潘啟章辦公室。
中國銀行的職員被扣押後,四大行負責人都在透過自己的關係設法營救。
可事發至今李士群斷絕一切對外聯絡,而那個特工總部又是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地方。
別說四大行負責人,就算他們找的委託人都擔心一旦自己進去就會被對方扣下。
周冬凜告訴四人自己可以以個人名義去特工總部幫著協調,四人頓時七嘴八舌、出謀劃策,中國銀行的副理潘久芳尤為激動,拉著周冬凜讓他一定設法保住自己員工的性命。
周冬凜告訴四人現在的主要癥結在重慶和南京兩邊互不妥協,自己去特工總部只能探探對方底線,盡最大可能讓對方不要再傷人。
潘啟章告訴周冬凜他們已經致電四聯總處理事會主席老蔣,重慶那邊很快就會召開緊急會議商議應變方案。
(
1937年7月四大行在上海設立聯合總處用來監督四行聯合承做的貼現、放款等業務。
1938年遷至重慶,1939年設理事會,老蔣任主席,孔祥熙、宋子文、錢永銘任常務理事。
四聯總處成為抗戰時期金融行業最高權力機構。
1948年四聯總處撤銷,職能併入中央銀行。
)
...
1941年3月25日 星期二
上午十點,周冬凜開著租來的福特轎車停在特工總部正門不遠處。
他將別在腰間的m1911塞進副駕中控臺儲物箱後下了車。
門外的守衛已經由日本憲兵換成兩個穿著深色中山裝的特務。
周冬凜上前自報家門說找李士群,對方告訴他李不在。
周冬凜問吳四寶在不在,一個特務進崗亭撥打電話,隨後讓周冬凜自己進去。
不過進去前兩人按規矩對他搜身,因為提前收好了武器,整個過程非常順利。
穿過二道門,吳四寶站在辦公大樓門口衝他揮手,周冬凜快步走了過去。
“兄弟,今天怎麼有空過來?”
“四寶大哥,受人之託,沒辦法,坐那個位置拗不過情面。”
“是為了中國銀行那幫人吧,裡面有你朋友嗎?要是有你就說話,別人的面子不給你的面子我必須給。”
“四寶大哥爽氣,我能先看看嗎?”
“來來來。”
吳四寶領著周冬凜來到會議室外。
會議室的門開著,走廊裡零零散散或坐或站著十幾個特務。
吳四寶抱怨道:
“就這事搞得我們也累,兄弟們三班倒的盯著,還得管他們吃喝拉撒,來,進來。”
進了會議室,裡面沒有特務看守。
雖然門一直開著,不過因為窗戶緊閉,裡面又聚集了將近兩百人,吃喝都在裡面,氣味不是很好聞。
這些人都是凌晨被挾持過來,個個蓬頭垢面、衣冠不整,有的還穿著睡衣和拖鞋。
雖然此時已是春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