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1章 兩線作戰,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國朝廷發生鉅變,吳國大元帥李單義弒君自立為帝。有意思的是居然沒有殺了王達民派去的獨眼龍大使,還用他做了吳國的大使,派去越國遊說越王一起抗擊侵略。
王達民得知後捧腹大笑,這謝草原真是厲害,居然在這種情況下還能脫身。
倒不是王達民故意把他放在危險的地方,王達民當初確實是希望吳國能夠像自己妥協,可是後面發生的事表明吳國自己解除武裝機會渺茫,所以才決定將錢有書搞掉。再後面李單義居然一不做二不休,更加沒有人想得到,不過謝草原憑自己的喉舌居然說動李單義這個武夫,不能不說謝草原的交際能力出眾了。
不過王達民可不認為越國會幫助吳國,越國可沒有那麼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謝草原也不會那麼傻的賣力,估計這會兒已經擺脫盯梢,和王達民在越國的情報人員接上頭了。
7月豔陽高照,黃河大洪水的影響已經消弭,各路準備工作基本就緒,除了娘子關還有點麻煩,對太原的合圍已經基本完成,燕雲各州基本已經恢復交通。與契丹的談判歷時一個月也已經談妥,契丹人退出幽州一線,居庸關、古北口通通讓出,另外契丹人更是徹底的將東部邊境全部讓予王達民,將高麗的危脅全部丟給王達民,條件是4萬契丹騎軍必須立刻還給契丹人。
談判團將最後合約給王達民簽字時還是有些忐忑的,誰都知道王達民對契丹人可謂苦大仇深,而且這些契丹人在中原犯下的種種罪惡,實在令人髮指,這種時候敢簽下這字,實在是冒了遺臭萬年的風險。
很明顯了,王達民簽了,這就是他的風格,臭就臭唄,自己還在乎這點,不過在把俘虜放回去之前,王達民讓他們看了一次軍演,效果不錯,至少之後契丹人見到王達民的軍隊,都是望風而降。
之所以這麼痛快,主要是王達民知道一點,契丹這4萬人回去之後,必定立馬拿起武器砍向昔日同伴...阻卜人,阻卜近半貴人隨慢慢脫困在太原,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吞下阻卜的良機,那個野心不小的女人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而王達民對此事樂見其成的,狗咬狗不多見滴。
另一面對吳國的軍事佔領也即將開始,外交照會已經正式通告所有領國,並請他們聲援王達民正義的討伐舉動。
照會大意就是吳國李單義弒君奪位,實屬謀逆大罪,今應吳國十七王第三子的李可的要求,協助討伐不臣,然後其餘就是一大通廢話。
至於外人對這位小親王的身份和資格有所懷疑,嗯,為了保護小親王的安全,已經秘密保護起來,待攻下吳國全境,必會請出這位親王主持大局的,當然誰都知道這就是個藉口,畢竟國戰是需要的個過得去的理由,而這個理由便是這位小王子。
戰鬥是太原先開始的,而且不是王達民的人先發動,慢慢脫在太原有20萬人馬,其中4萬是他的帳兵,戰力不俗。就是這支騎軍幾乎衝透,車候當時在中山南面佈置的一個營的兵力,戰力確實非常厲害。不過面對大炮和機槍,這真的不夠看,而且太原被圍在太行山裡,吳國又適逢大亂,新式武器的補充完全斷了。
在死了3萬奴隸兵後,又重新退守太原城。車候麾下3個師近5萬人,將太原重重圍困起來。
這時南邊的戰鬥也開始了,近100艘炮艦浩浩湯湯進入長江航道,在江陵遇到了吳國的第一支水軍,有史以來最大的內河水戰便爆發了。
王達民這路的水師將領不是龔得海,而是他曾經力薦的李弘召,這位原本是在萊州任刺史,龔得海提起之後,王達民派人查了一下,同樣是位不可多得水軍將才。
於是請龔得海在梁山集訓的時候,遊說了一番,後來就加入進來,王達民讓他跟著龔得海一起參加了梁山的軍官培訓,後來便主持大澤胡的水軍,現在這是的他從軍以來最大的最大一次水戰。
以往水軍都是陸軍的附庸,是陸軍前進的甲板,充其量也就是在交戰時互相對射弓箭,看誰的人死的差不多就上去登船,就算是贏了。
不過現在的水戰,經過王達民的介入,性質已經完全相反,水軍已經完全是個獨立的作戰單位,而且必要時可以對近岸城市實施炮擊和搶灘登陸,陸軍反而成了海軍的附屬。而這隻精銳的附屬陸軍便是日後聞名的海軍陸戰隊。
李弘召和張從賓、範延光三人關係最好。此次戰鬥是範延光擔任海軍助攻任務,一旦李弘召的水軍打敗吳國水軍,後面200條運兵船上範延光的1個師便會從南陵南岸登陸直插金陵要塞。於此同時羅志成的2個師分別從泗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