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江北大定,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陵水寨水道出口,被沉沒的吳國旗艦江陵號堵塞住,其它炮艦頓時大急。
範延光幾乎樂瘋了:“快,李好,你要是讓一條船浮在水面上,我就讓你去小黑屋過年。”
李好幾乎暈倒,:“軍座,這裡面有50條船,我可只有一門炮!”
範延光想想也是,於是改口道:“哦,那好吧,允許你留下一條船浮在水面上。”
…
一個小時後,水軍還有一半炮艦浮在水面上,不過李好不能再開炮了,敵艦都掛起白旗了。
“好,勝利!”
“萬勝!”
江陵水寨覆沒,意味著戰鬥第一階段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佔領江陵和金陵了。範延光組織一隊人將水寨的炮艦上的吳軍帶回大沙島東案。那裡運兵船已經準備就緒,將直接把俘虜運回南通。
江陵城內一片亂轟轟,王達民的軍隊戰鬥速度之快遠超所有人想象,原本以為可以固守半年,甚至有力側應城防的江陵水寨僅半天就被攻下。
陸路吳軍想包圍吃掉突入江陵後防的範延光的三團1600人,結果遭到突入水道的200條炮艦近千門炮的洗禮損失慘重。
要知道吳國不顧一切,窮兵賦武也僅僅5萬新軍,而江陵人數最多達到2萬人,可是僅這次炮轟下就損失了8000人,吳國感到這仗沒法打了。
“快開門,我要求見陛下。”
“吳通判,你還來這裡幹什麼,快走吧,出城往西,一路往西別回頭。”
“為什麼,高統衛我是來見陛下的,你快去通稟。”
“老吳啊,你怎麼還聽不懂啊,陛下不在裡面。姓高的壓低聲音道。”
“什麼!”
“噓,輕點,李單義早就跑了,王達民的艦隊出現在江陵水寨,他就跑了。”
“老吳也快跑吧,再晚就堵在這裡面了。”
“哦好,咦高統衛不跑嗎。”
“我往那裡去,我被貼上李單義的死黨名頭,還能往哪裡去。”
“可惜了。多謝。”
“不送。”
很快江陵成大街小巷關於李單義逃跑的訊息傳得沸沸揚揚,甚至傳聞他已經跑到嶺南的都有。
不用說了,軍隊一下子便瓦解了,投降的投降,上山的上山,更多的是丟下武器直接往百姓堆裡一鑽。
羅志成不能不說鬱悶,這次南下戰役完全是水軍的表演,自己一路過來敵人是望風而降,想到自己的2個師日夜操練真是覺得無聊。
還好很快硬骨頭來了合肥守軍據守險要,不肯歸降。不過那是個舊軍,根本沒有新式武器,儘管如此,還是讓羅志成打出了火氣,直到把合肥徹底打成廢墟才把這股5000人的守軍徹底解決。
7月底長江以北九江以南被王達民軍全部拿下,江陵北面7州全部納入王達民的地盤。
但古城金陵因為歷史價值,範延光依照命令未對其攻擊,守城軍有5000新軍,裝備的是老式滑膛槍。守將是姓高,乃是江陵近衛統領高樂鐘的胞弟高樂敏。這人是李單義的手下的心腹大將,極為兇悍。
高樂鍾在江陵投降後主動請纓去說服這位胞弟,結果被當場斬殺。
範延光一邊清剿周邊,一邊對金陵實施合圍。但金陵的位置非常特殊,周圍大小山頭林立,在不能炮轟的前提下,想拿下金陵城外這些高地也是實在艱難。
而且佔領地百姓對王達民的軍隊誤解頗深,非常不合作。參謀部最後同意,暫時放棄攻打金陵,部隊在潤縣佈防,鞏固佔領地。同時分出1000人迂迴攻打後路的廬山。
江陵戰役結束後,李弘召對艦群稍加維護,又將俘虜的60艘炮艦編入艦群,淘汰掉一些損傷嚴重的艦隻,重傷的曹操號鐵甲艦也在十艘炮艦的護衛下返回王達民在渤海的新軍港連雲港進行維修。剩下的2艘鐵甲艦合同180艘炮艦浩浩蕩蕩駛向九江,同行的有範延光陸戰隊的2000人。與此同時羅志成部也已經到達安慶,不過未在繼續前行,因為接下來長江北面的一段路都是大大小小遍佈的湖泊,沒有水軍的掩護,非常容易的埋伏吃掉。
參謀不的計劃是在安慶渡江,將一個師運送過江,在南面進行作戰,避開河網地區。
在安慶部隊渡江短暫休整之後,水軍先行出發,分三個方向進軍,中路一艘鐵甲艦帶領100條炮艦繼續西行,路過九江是對其實施無差別炮擊,然後不管戰果繼續西行進攻武昌,北路到達透過一條狹窄的河道進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