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章 不被認可的大勝,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算什麼?”李淮問觀察哨。
近前斥後解釋起來,原來敵人所謂大炮挨的很近,其中一門被天上掉下來的霹靂砸中,就一連串的著火四散,那動靜比什麼弩車強了不知多少倍。
儘管那斥候連臉色都變的蒼白,可是李淮畢竟沒有親見,沒有多少感覺。
不過范志毅可不同,藍造成的戰果,足以列入教科書,不過是反面教材,這就是大炮沒有合適間距的後果。
敵人火炮被毀,敵軍重騎無法攻城。
敵軍後面顯然也是懵了好一會兒,但馬上開始變陣,輕騎上來了,樓車路出來了,撞木,投射機都陸續冒了出來。看來契丹又回到老路數了。
李淮莫名其妙的鬆了一口氣,古怪的進攻方式給人的壓力也不小啊。
“重步兵上城牆著甲,弓箭手隨後,金汁燒起來。”
不過范志毅可不覺得,敵人只有十門火炮,按照情報和相公的估計契丹這一個月時間至少可以製作30到35門火炮。
范志毅仔細的檢視敵軍的每個角落。
哈哈,找到了,還有10門,居然裝成衝車的樣子。
“藍,過來看。”
藍接過望遠鏡,看了起來。
范志毅問道“怎麼樣,有沒有把握。”
“太遠了,夠不到。而且太散了,不可能達到剛才的效果。”敵人又不是豬,怎麼還會犯同樣錯誤。
不過敵人不可能再推上來,至少現在不敢。
范志毅估計敵軍樓車開始壓制城頭時,那些重炮可能會上來。到時雙方箭如飛蝗,炮彈很難找準目標,很可能被箭矢在半空引爆。
果然趙家的人出手了,能夠這麼快找到對付的辦法,肯定是對物理有相當知識的人。
當然這種辦法也只有足夠的弓箭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完成,而契丹人最多的就是弓箭手。
敵人的重騎繼續緩緩推進,顯然是打算吸引火力,輕騎在後面跟上。不過速度都不快,顯然是在等重型攻城器械推上來。
這還需要一段時間,李淮不急,時間越長越好。
“李大人,雲州淪陷是遲早的事,不過我們還可以繼續戰鬥。我們相公希望大人不必執著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我們可以依託長長的陰山山脈和敵人周旋,疲憊敵人的後防,拖累敵人補給線,襲擊小股敵人,擾亂敵人後方,拖垮契丹人的兵力。
李淮沒有說話,顯然在思考這種戰鬥的可能性。
范志毅也不再說話,勸解非一時之功,更何況這種戰爭理念聞所未聞。
“此事我再想想!弩車推出來,投石機防雨布拿下來,敵人重型武器快進入射程了。”李淮覺得還是先頂住進攻再說。
契丹重騎突進到300米,弩車可以夠到了。
敵人也已經感覺到了城牆的壓力,契丹軍各個千牛衛開始約束部下。
“下面甲!”
300米契丹人還夠不到,必須再推進100米,否則仰射沒什麼威力可言。不過城牆上的箭確可以憑藉地利之勢,給進攻方帶來危險。
用重騎攻城自然是不可能的,穿著六層甲的重騎連舉弓都非常吃力,所以重騎是不帶弓箭的。重騎的作用就是保護箭樓等重型攻城器械,不被偷襲。
雲州的城防重器弩炮開始準備,不過還不能使用。
三聯巨弩開始怒吼,目標那些鐵罐子。
巨大的箭枝帶著咆哮衝向重騎,每一支往往帶走一二人騎。
敵軍箭樓終於推了上來,近二十架比城牆還高的箭樓緩慢靠向城牆,樓頂碉堡內的射手開始張弓搭箭。每個樓裡還配了數名輔兵,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弓手射箭時放下防箭板。
500米處重型投石機比起笨重的樓車更快到位,已經開始組裝。
敵軍拋石機還在繼續往前推進,這些輕型拋石機的射程只有250米,需要冒著守城防的火力,才能發起進攻。
己方重型弩車,拋石機也已經就位,城上城下立體防禦。
李淮側過頭來問道:“範將軍,能打到那些投石機嗎?”
可以,不過我們只有一門炮,炮彈也只有9發了,李將軍看看打哪個吧?
“這麼少?範將軍,你看其中10架拋勺是包鐵的,威脅最大,幫我打掉幾架。
“藍,交給你了。留一枚,其他的你看著辦。”
然後向李淮解釋起來,為什麼不能多帶武器過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