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章 李嗣源下臺,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帥大營門口黑壓壓一片人,不過並未手持兵器,這也是副官肯為這些人陳情的原因。

否則必然先鎮壓再說,衝擊帥營無論在哪兒都是死罪。

這些人雖然沒有衝動,但情緒可並不平靜。

任誰知道自己的家人被不問青紅皂白被殺戮,都不會有好臉色。能夠保持理智,看來有人在背後指點了。

這個李嗣源和張敬達也能猜到,不過現在還是要忽悠住這些情緒激動的兵卒,至於秋後算賬,也要等過了這關再說。

李嗣源見這些兵卒居然不對自己下跪,也不惱。營門口衛隊前面就位。

李嗣源開始說話:“眾將士們歸德的慘禍朕已經知曉,我一定會查明真相還大家一個公道。至於各位親人遭遇不幸,朕發誓確實不知情。大家別受人蠱惑,這其中定有誤會。”

人群中一人站出來,“陛下的話我等自然相信,可是張元帥一向治軍嚴謹,若說不是他不知情我等絕不相信。請陛下交出張敬達,給大夥一個交代。”

“此事,容朕考慮一下如何?”

“可以,我等追隨陛下多年,都是沙場上搏命過來的。我等相信陛下會給我們交代的”。

“如此甚好,那就請大家暫時回兵營等朕訊息如何?”

“這恐怕不行,陛下今日必須得給我等一個交代”。

“對,必須給交代。”人群憤怒起來,這是要忽悠他們的節奏,一等回營怕是立刻就會幽禁,秘密處置。

如今兵營前,圍觀的府兵越聚越多,反正豁出去了,在這裡也不怕李嗣源動手。

李嗣源皺起眉頭,張敬達說的確實有理,圍觀了這麼多將士,要是直接鎮壓,怕是寒了所有人的心,說不定更大規模的營嘯就要發生。

“好吧,朕發誓一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你們把大臣們放了吧,我們也好商議一下處理的辦法。”皇帝第二次發表自己的誓言。

李嗣源害怕手下兵將造反的傳聞又一次被證實。

王達民造反的事可不小,有關江陵要塞被半日夷平的事,朝廷已經獲得確切訊息。

而且連唐朝都不敢輕易得罪的楚越兩國被一日滅國也已傳來。

如今張敬達的武寧鎮和泰寧鎮也已經岌岌可危,隨時會被王達民吃掉。

也就是說王達民不知不覺間已經拿下了半個中原。

從瓦橋關以南太行山以東一直沿這條線向南都是或者即將是王達民的勢力範圍。可以說王達民的地盤,比之李嗣源還要龐大。

李嗣源當然知道此事,王達民半月時間裡,地盤一下子擴大一倍,此事還是拜他所賜。

他的丞相大人在下首,介紹王達民的情況。李嗣源極為反感這位侃侃而談的薛文通,但是迫於士族壓力不得不,任用其為百官之首。

“薛卿,這些情況我已明瞭,你還是講重點吧,這個事如何解決。”李嗣源不耐的問道。

“陛下,臣和大臣們商議多時,如今王賊勢大。硬碰沒有把握,我們需要以退為進。”薛文通也是光棍,毫不在乎李嗣源的態度。

“如何以退為進?”

“陛下只需下詔退位,讓位給王達民。”

“什麼?你竟要我退位!你們也要造反嗎?”李嗣源驚恐道,這大臣竟然要聯合逼宮了嗎?

這兩位大臣都是朝中重臣,不過絕不是忠臣。

有關這兩位的傳聞可不少,不過不到最後這二人不會輕易表態。如今突然來這麼一手,難怪李嗣源會這麼想。

“陛下莫急,這皇位最終還是陛下的,王賊不敢接這旨意,否則他必會受千夫所指。”御史大夫霍彥威不慌不忙道。

“哦,為何?”李嗣源冷笑道。

“陛下詔書自省,文字間可描繪成受軍鎮壓迫的無辜之君,歸德的錯誤是張元帥手下自作主張的行為,但陛下豈會讓忠臣受罪。陛下要將過錯攬在自己身上,這樣張元帥就可撇清。

只要民意轉向到受盡屈辱和脅迫的陛下身上,王賊即便知道我們是陽謀,那又如何,他敢冒失去根基地民心的危險,接這份詔書嗎?”

李嗣源沉思良久,這二人是想弄假成真,還是真的想幫他呢。

丞相薛文通上前一步道:“陛下這是臣斟酌後草擬的詔書,陛下看看有無問題,這事還是需要儘快頒發下去,拖的時間越久,軍心散的越快,王賊的勢力越大,要是被他們提前稱帝一切就完了。”

李嗣源究竟如何考慮,才接下這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