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章 制酒,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制酒

第二天將圖紙交給趙三去辦,趙三這人看得出來會的東西可不少,這次也是試出他本事的好機會,並且他為人也機警。

又派劉剛領人帶上200兩銀子全城購買釀好的酒,自己釀酒倒不是沒技術,只是太花時間。當然畢竟不是一錘子買賣,以後自己釀酒是必然的。

其他人中分出6個人,3人去弄柴火,3人去弄土灶。其他人繼續建房子,爭取今天無論如何都起出一間。

眾人都忙碌起來,王達民以為自己可以閒下來了,可是很快被趙三抓走了,王達民的圖紙人家看不懂啊。

王達民一拍腦袋,這可是大問題啊,他畫得是機械的三檢視。現下的工匠肯定看不懂啊,可是自己也不會土著們的圖紙啊。

“趙三,這個我不會畫工匠的那種圖紙,怎麼辦。而且這門技術是我們將來的立身之本,不想讓外人知道”

兩人一時也沒想到辦法。

這時範小晦從他姐姐那兒回來了,看到王達民與趙三焦急的樣子,便問出了啥事。王達民不知為何,凡事都不瞞他,也許兩人天生就是投緣吧。

“嗨!我以為啥事,且等會兒我去去就回。”說罷,範小晦著火一般,飛奔而去。不一會兒帶回兩個工匠。範小晦指著兩個工匠說道:“這兩人是我家自己培養的工匠,木匠和鐵匠手藝都行,能力最出眾,而且沒親沒故最是可靠。送與大民了,算是範二孃入夥的份子錢”

“好,小晦真是我的宋江啊”王達民很滿意總算有了解決的辦法

“大民宋江是誰?”杜小晦疑惑的問道。

“這個等把蒸酒的器皿弄好,再與你解釋。”王達民現在哪有空糾結這個問題,連忙招呼工匠開始打造工具。因為短時間根本不可能教會匠人學會看圖,所以王達民親自出手了。

王達民可不知道什麼土法蒸酒,直接就是先進的蒸酒器。讓匠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一大一小2個不鏽鋼桶,鐵匠為難了。這時的鐵匠煉不出不鏽鋼啊,王達民又暈了,是啊這時可還沒技術分離出鎳和鈷那。不用不鏽鋼那麼用鐵吧,只是鐵容易生鏽而且會使酒變味可不是好材料啊。

趙三問道:“相公為什麼,不用銅呢,銅的技術很成熟,銅基熔錫的青銅韌性好,造器易成型,而且銅的傳熱好,且儲酒器皿中銅是最好的”

王達民一拍腦袋:“對啊,怎麼就沒想到銅呢,鋅銅,算了技術不夠,咦?趙三對這些蠻熟的嘛。”王達民不由得多看了趙三兩眼,不過也不深究,沒空啊。

“那趙三你過來,我說你指揮,工匠趕緊開始,已經耽誤了不少時間了。”

大桶本來想做成直桶,趙三建議做成葫蘆狀,理由是工藝上好配合,還有就是直桶用的那麼大蓋子,密封工藝很難。王達民虛心接受了這個建議,最後整個桶用青銅製作,有半人那麼高,光它就花了400兩銀子。這是用來蒸酒的,當然沒有電加熱,只能用柴火燒了;小桶不講究就做成個鐵桶,用來冷卻蒸汽的,上下2個孔是穿銅管,酒蒸汽經過銅管,靠鐵桶裡冷水冷卻成液體。鐵桶上下開了2個孔用來進出冷卻水。接蒸汽的銅管擰成螺旋狀,因為是用扣邊咬合的工藝,所以擰的幅度不能很大。為了增加銅管熱交換的效率便在管外套了十幾個銅片。

當最後組裝時,所有人都來到這第一間蓋好的房子裡。大家看到這個東西都十分好奇,眼睛瞪的老大看著頭兒和趙三在那兒擺弄。

房間內土灶已經弄好,王達民指揮眾人在灶臺上安好大桶,它的旁邊一個新做的凳子上,則安放著小桶。小桶裡面螺旋銅管已經提前穿好。冷卻水的進出口,就做了一小截其他部分就用竹管代替。四個孔與管子的連線處,防漏密封也完成了。看那不焊不卯的密封處,就是王達民後世挑剔眼光也不得不佩服,2個工匠高超的手藝。

最後將插著銅管的蓋子蓋好,一件就是在後世也堪稱完美的蒸酒器就完成了。

當然除了王達民和趙三沒人在欣賞這件演繹後世文明科技的藝術品。大家只在擔心出不了酒可怎麼辦?現在大家除了些路上整治的山貨、特產,可是身無分文了。

出酒很順利,設計完美,工匠技藝精湛,各個細節都處理的很認真,沒有絲毫瑕疵。

當第一滴酒液流下時,酒香早已迷漫整個房間,晶瑩剔透蒸餾酒,雖然還沒嚐到,已經不會有人懷疑那是最好的酒。王達民覺得理所當然,眾人卻只覺得不可思議。

王達民才不管一幫大頭兵在那上躥下跳,抓耳撓腮,呼天喊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