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文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拐騙,鐵甲騎兵,言文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章拐騙
唐軍當即進入防守態勢,前排盾兵放下,緊緊抵住盾廓準備迎接騎兵衝擊,弓手倉促間還沒就位,邊取出煎饢邊跑步就位,長槍手著急的在盾牆後組成槍陣。
唐軍戰將神情非常緊張,遭遇戰步兵很吃虧啊,搞不好傷亡極大。
這邊叛軍主將眼明手快,機不可失,撥馬而逃。緊隨的騎兵老卒,以其老練的騎術與主將步調一致,在步兵方陣前做出了180度甩尾的高難度動作,險險的擦過步軍緊密的搶尖。
後面第二集團騎老馬、努馬的騎兵新丁和剛轉職的步兵,在唐軍步卒目瞪口呆的集體宕機情況下,戰戰兢兢的絕塵而去。
接下來幾撥唐軍都被經驗豐富的老卒避了開去。唐軍斥候遠遠的跟著,情不自禁的驚歎此軍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啊。
唐軍斥候人數不夠無法阻攔,又不能學逃敵拋棄武器,只能欺負第二集團速度稍慢的隊伍。
王達民身旁不斷有人中箭落馬,然後被馬蹄踩死。他的臂膀上也中了一支,疼的差點沒拉住韁繩。很幸運,他們最終跑出來了,進入了大山。
到此時王達民淒涼坎坷的少年時光差不多就要結束了,(馬上疼痛難忍的王達民,聽聞作者還不肯停止對他人生的惡意鞭撻,氣得差點鬆開韁繩。仰天鄙視,你再玩我,大家一起完蛋。我做個短命穿越者,你就做第一個早早把主角寫死的無能作家吧,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王達民仰天狂哭,是哭,並且是十幾人一起哭。太慘了,就算是第二集團再渣渣,也超過兩百人啊,一路過來十去九成。
第一集圖老兵早已逃進大山深處。八成是落草了,回北邊是死路一條,這些老兵征戰多年除了殺人,什麼也幹不了。去找組織,那是找死,絕對會被掛在營門望樓上風乾。至於向唐軍投誠,短時間內肯定不行,唐軍現在只會覺得人頭太少,軍功不夠分,此時投降最好的情況也就是給6000個俘虜加點零頭。
王達民這十幾人逃出牢籠,相擁而泣,包括他也在內,真的是劫後餘生啊。投降?“優待俘虜”,除開死人不說,沒人會羨慕當俘虜,懶得解釋。
王達民艱難忍住了激動的情緒,率先說道,並有意識的自己話語顯得文謅些。“各位鄉親,此地不宜久留,不如找個安全之處再作打算”
這是個心裡暗示,慢慢的就會讓眾人接受自己的身份。在這個普遍識字率不高的時代,底層大眾對讀書識字的人都很仰慕。
眾人還在驚惶中,下意識的跟隨。待發覺時,已經預設了王達民領頭的身份。
王達民有意將眾人逐漸帶偏,慢慢遠離老騎兵集團,他可不想做梁山好漢去,雖然那也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這剩下的十二人也算是在亡命的壓迫下急速成長,能在槍林箭雨中活下來。
可以說短短半天的經歷足已他們每人寫一篇關於各種陣仗的變化和優缺點及破綻的綜合利用,緊急狀況處理等等戰術戰技的恢宏巨著(如果他們會寫的話)。他們表現出來臨及應變,活學活用,這種成長潛力令人眼熱。
然而王達民忽略自己,以他16歲不到的年紀能活著跑出來才是最大的奇蹟啊,要知道如果有戰後統計的話,那麼人們會驚訝的發現他是唯一一個活著而沒被俘虜的年紀最小者。
作者可以指天發誓我並不是這麼安排的啊,我原本屬意讓他中個流箭掛掉拉倒。
王達民自認做為一個偉大的穿越男必是要做大事的,做大事沒自己的班底怎麼行。
驚弓之鳥,對於任何可能的威脅都非常敏感。
有人帶頭,餘眾自然樂意跟隨。王達民憑藉過人的地理知識,和現代人優良方向感,將眾人遠遠帶離戰鬥中心。
普通人在前途茫茫的時候,對於指點迷津的人都會心存感激,更何況是同生共死的戰友呢。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將他人帶離危險,至少短時間必然盲目信任這個頭領,這時候讓他們幹啥他們都肯。
比如說逃跑一眾隊伍中,多數就成了當地惡名昭著打家劫舍的土匪。
一行人身處密林,暫時倒不慮食物來源。王達民和大家商量後,決定分出受傷較輕的去捕獲動物,數人整理隨身物品,剩下的人處理傷口整理棲身的地方。
儘管倉促突圍,但數人收攏雜七雜八的東西后倒是有不少是現下緊缺的,諸如火石、匕首,鹽巴等輕便的物品,至於盔甲早已扔去。
眾人簡單烤了些肉吃過之後,下意識的圍攏在王達民周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