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挨家拜訪
一畝花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9章 挨家拜訪,五零饑荒,九姊妹共立新門戶!,一畝花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看陶昌義面上什麼也沒說,實際上看媳婦受了那麼大的委屈,心裡難受極了。
“阿越啊,其實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當初我們鎮子上的房子沒有賣,戶口沒有遷,會不會好一些?
這村子裡環境是好,也挺適合養老,確確實實讓我們家安逸了一段時間。
可這麼些年我也看出來,論背後說道這事兒啊,他們的嘴若是毒起來,那比鎮子上的那些個生意人還要可惡。
你娘委屈啊,受了那麼多的謾罵和攻擊,她竟然忍到現在才跟我說。
但凡她早點說,我都不會帶著她千里迢迢的趕回來。”
周越想到當年自己母親所經歷的,和丈母孃何其的相像?
唯一不同的是一個磋磨自己的兒媳婦,一個心疼自己的兒媳婦。
農村的大環境就是這樣,誰家有點啥事兒,整個村子都能議論的起來。
那些東家長西家短,走街串巷的婦人,都是見不得別人好的貨色。
面對這樣的人,你除了遠離她們,就是要活的比她們更好,讓她們羨慕都覺得沒機會那種。
“爹,啥也別說了,既然回來了,就先待一段時間,等今年冬天天冷了,你們再過去。
我和小酒只要有時間,就會過來接你們。”
陶昌義滿意的拍了拍周越的肩膀:“成,等酒兒回來,咱一起去祭拜你外公外婆。”
陶昌義卡著的這個點兒,正好是下工之後大家在家休息,又沒有做飯的空檔。
因為日常打交道的,就是他們一個隊的,他們村總共就五個隊。
他們家上工的次數很少,所以也不怎麼認識其他小隊的人。
但陶家出了五個大學生的事兒,也就是這年代閉塞,要不然早就被新聞媒體踏破門檻了。
其主要原因也是他們家足夠的低調,即便如此,整個村也知道出了五個大學生的陶家,以及一門八個姑娘,自立門戶後考出去兩個大學生,兩個大專生的唐家。
關鍵這兩戶人家還都是外來戶,關係還很鐵,聽說還是乾親,自然而然的,對他們也都有了幾分的客氣。
但這份客氣只針對男人之間,女人之間攀比的除了自身家庭外,還有男人和孩子。
趙伶俐為什麼會被孤立,會被說三道四?
其主要原因就是她是工人,有退休金,自家男人男人比不上,孩子也比不上。
就連公公婆婆,也是嫉妒的讓人眼紅。
都說嫉妒能使人面目全非,她們能說出什麼好話就可想而知了。
陶家唐家在那個時期沒有被人無端構陷,舉報,也是因為各方各面都存有忌憚。
畢竟那個時候,隨便在誰家放一本禁書,都能連累全家被流放。
真如果有人陷害,那是防不勝防。
而唐陶兩家,也防著這一招,對於自動上門的人,一直存有一定的戒備。
憑著這份謹慎和孩子們的成就,安然的熬過了那個年代。
現在,媳婦受了委屈,陶昌義不可能坐視不理。
趙伶俐為什麼當初沒鬧出來,還不是為了整個家的名聲?
現在忍不下去了,除了無需再忍外,更多是因為自內心的承受力已達巔峰。
陶昌義領著周越先去了大隊長家,又去了村長支書家,送好煙好酒順帶聊聊天,攀扯下感情。
對於孩子們如今的成就,陶昌義回答的很模糊。
包括周越本身,只要他不穿軍裝,誰還能看出他的軍銜?
“我不如我哥,現在就是國營廠保衛科的科長而已。
對,這次回來除了出差,也順便將我乾爹乾孃送回來。”
“我外公外婆?嗯,當然得去祭奠,不過我得等我媳婦過來,一起去。”
“我媳婦啊,她去省城開會去了,她啊,是醫院的副院長,事兒比較多。
嗯,醫術挺不錯的,主要給人做開顱手術,算得上這一方面的專家了。”
提起自己的媳婦,周越彷彿有說不完的話,各種好聽話一籮筐的往外抖落。
周興在南方軍區幹到師長的位置,唐家姊妹沒有隱瞞。
尤其唐翠梅清大畢業又去了南方,聽說還讀到博士,又帶著團隊出國好幾年,成就不凡。
早好些年就是醫院的院長了,這幾年似乎開創了自己的研究室了。
主要研究的還是傳染病學,在醫學方面的造詣,非常人能比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