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冬日烤紅薯
一畝花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章 冬日烤紅薯,五零饑荒,九姊妹共立新門戶!,一畝花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家除夕夜只吃到了魚,唐家姊妹幾個也同樣如此,只燉了魚,貼了玉米麵餅子,還蒸了餃子。 餃子蘿蔔油渣餡的,這點豬油渣還是以前攢下來的,過年小酒沒有給豬肉,就用以前剩下的油渣湊了頓餃子餡,和麵也難得用到了玉米麵和白麵兩種面,這可都是細糧,真的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這麼毫不吝嗇的拿出來吃。 農村人注重的也就是除夕和年初一的飯菜,等初二開始就是走親戚,倆家都沒啥親戚可以走,所以好吃的,基本都留著除夕和初一吃,初二開始就只是比平時的飯菜好一點而已。 儘管孩子們難得回來,但架不住走街串巷的街坊四鄰,誰都想看看別人家鍋灶上做了啥,這個時候更應該警醒著來,所以落在外人眼裡,饒是最富有的陶家,吃的和他們也沒什麼兩樣。 “老陶啊,你這伙食不行啊,老伴兒都病成這樣了,怎麼能吃這些,好歹給弄點細糧啊?” 這是對爺爺說的,眼瞅著奶奶都臥床不起了,怎麼還能吃野菜團的菜團兒呢? “昌義啊,你說你好歹也是正式工,吃商品糧的,一個月發的有供應糧,你看看你娘吃的是個啥?” 這是好事者對她爹陶昌義說的,還順帶對她娘冷嘲熱諷,言語間滿是酸意和幸災樂禍。 幸好她爹不慣著這些人:“這不是我娘住院那些日子,我都將票花的差不多了?你們也知道現在物資緊缺,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誰家手裡也沒多餘的票,再熬幾天,等開工了就有票了。” 一來二去的,來的人多了,看的人多了,都知道老太太如今氣色好,是因為這段時間進補到位,如今票也花完了,可不就吃的差了,嘴上說著責怪的話,其實心裡面還挺痛快的,至少證明他們家的伙食,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誇張。 至少人家沒有做賊心虛的關上大門,每天迎來送往的,大大方方的讓你看,從這點來看,陶昌義為人就很正直,沒有藏著掖著,家裡有病號還有這麼多孩子,能讓全家人吃飽,已經比他們多少人強了。 饑荒年的新年真的沒啥好過的,主打一個要啥沒啥,家裡有的,生怕親戚去家裡再給吃窮了,家裡沒的,那得厚著臉皮拎著不主貴的東西,拖家帶口的去人家家裡蹭飯,那真是得臉皮厚點,臉皮薄的,光看主家的臉色就受不了。 小酒還是喜歡後世走親戚的氛圍,放下東西,說幾句話就走。 哪像這個年代,人情味兒濃厚,不但要吃飯,還要到半晌才走,到家天都黑了。 如果是你一個人還行,但多數都是拖兒帶女的去蹭飯,那場面,當真讓她長了見識。 來來回回就那幾樣禮,親戚少的,可能轉過來之後發現還是你最初送出去的那幾樣禮,最終又回到了自己的手裡,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 沒錢吃飯的年代,能分到一顆糖已經無比幸運了,壓歲錢那是壓根兒瞅不見的。 幸虧他們家人少,也沒什麼親戚,家裡人給的壓歲錢也比較大,一毛五毛,甚至她還有獨一份的一塊錢。 主要還是哥哥姐姐們大了,都不要,轉頭就又給了她,所以過年反而是小酒得益最多。 既然跳級到了畢業班,就要年初七去上學,這也是小酒在家這些年,過的最快的一個年。 哥哥姐姐們都等正月十五之後才會陸續奔往讀書地。 趁著他們在家,陶安的課程也有人輔導了,小酒直接跳級進入初三,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兒。 要不是唐翠梅和唐翠香都是過來者,這些年對小酒多少又有些瞭解,可能會覺得她是個天才,正因為她們都是攜帶金手指的,所以早就見怪不怪了,還將小酒叫過去,給她分析了下現在中考和他們存在的世界的不同之處。 開學之前,大姐把她叫過去,給她蒸了一大鍋的蝦,這蝦的個頭可真大啊,又肥又鮮。 “你四姐拿出來的,你收起來,餓了就吃兩個,大補,” 這是小酒第一次好奇四姐的金手指,然而翠花也是不清不楚。 “她那兒好像挺多海里面的東西,而且個頭都比咱們買到的要大,至於有多少,她不說,我們也不知道,這是她拿出來給你的,你儘管吃。” 姐姐們這麼愛她,她自然也不能小氣了,細糧、蔬菜、水果、雞蛋還有副食品,一樣準備了一些。 “我這一去就是一個星期,家裡拜託姐姐照顧了。” “行了,這次都在家,肯定都能照顧好,倒是你,天還這麼冷,宿舍冷就多蓋一層。” 上學那天一大早,陶醉騎著陶昌義的腳踏車,帶著小酒收拾乾淨的鋪蓋卷、行李捲,分別綁在車後座的兩邊,然後抱著她上了腳踏車,一路小心呵護著送到了學校。 學校初三統共就沒多少人,畢業班的女生更是少到只有四個人,看到她,其他三個很是驚訝。 “你真的跳級了?” 小酒不好意思的撓撓頭,“運氣好而已,家裡困難,我多學點,就能省點錢。”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