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雨下的互相救助
一畝花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大雨下的互相救助,五零饑荒,九姊妹共立新門戶!,一畝花田,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樣遭受這場暴雨迫害的還有很多人,比如翁家二老的小窩棚,漏雨漏的跟水簾洞似的,加上地勢不高的緣故,屋子裡進了好多水,兩人從早到晚排水,愣是沒睡上一個安穩覺。 最後還是其他租戶看不過去,把他們給救了過去,曹莉隔壁屋那個四十多歲的技術員王國忠說。 “我在廠子裡有個加班值班的床鋪,這樣,你們先住我這兒,我回機械廠住,等天晴了,你們那小窩棚也該好好修修,這也太危險了。” 萬幸的是其他人的房子也或多或少漏了點,但都在可控的範圍內。 老兩口千恩萬謝的將東西轉移過來,並許諾免除王國忠兩個月的房租,卻被他擺手拒絕了。 “這麼客氣幹什麼,互相幫助不就是我們的傳統嗎?你們就安心住著,我打包好了,就先回廠子了。” 王國忠將腳踏車推到廊下,用塑膠布遮蓋住自己的被褥換洗衣裳,腳踏車前面還用網兜兜住個盆,一些生活用品,然後打了聲招呼,就騎上腳踏車走了。 “這場雨這麼大,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 原園是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不懂農民的苦,唐翠菊看著這場雨,心痛地裡的玉米苗會被淹的同時,也擔心家裡鬧災,尤其各單位都通知停工的當下,就越發顯得煎熬難耐了。 “不行,我等不了了,我得回去看看。”唐翠菊說著,就準備收拾東西,被原園給攔下了。 “菊姐你冷靜點,這麼大的雨,各單位都停工的情況下,你覺得汽車會發車嗎?” “那我就騎腳踏車回去。” “那就更不能了,騎車回去路上要是出點啥事,難道你還讓家裡再來操心你嗎?” 好說歹說,才將人勸住:“你就在這兒安心等訊息,他們肯定會發電報過來的,也許是因為你們單位停工而傳不過來呢!” “電報電話線只要沒斷,沒壞,都能傳過來,停工的是我們包裹這邊。” “那不就結了,等等咱再去郵局問問,看看有沒有家裡的訊息。” …… 事實上,早在陶昌義來的那天,小酒就將葉蓁的電話給了陶昌義。 “爹,這是我認識的郵局話務員姐姐,她叫葉蓁,你得空了給那邊打個電話,讓她跟我二姐報個平安,別我二姐知道著急忙慌往家趕再出事兒了。” 要不了多久,抗洪的隊伍就會逐步往他們這邊靠攏,就這一連下著不帶停的架勢,有沒有河堤做阻攔,今年好不容易緩解的饑荒,會隨著這場雨而影響巨大。 然而不管是唐翠花的夢,還是她作為後來人,都不曾記得這一年會出現洪澇災害。 看來歷史軌跡也存在偏移跡象,畢竟雲彩飄到哪兒,還真不是所謂歷史能決定的,而是取決於當天的風雲變幻。 雨下了兩天兩夜後,終於在第三天上午逐漸轉小,但依舊烏雲密佈,好似隨時要下的樣子。 誰都不敢掉以輕心,趁著雨勢變小,各單位開始組織人過來扎帳篷,先給人安頓好住的地方。 至於救災的其他吃食,則一直沒有到位,不是不捨得給,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計劃經濟下什麼都限購,拿票來換,國家能撥出來的實在太少,還得靠他們自己。 即便有,也緊著老人和孩子過去領,而且還是先統計人數,再發領購券,不給任何人藉機鑽空子的機會。 這幾天下來,已經陸續有人過來登記他們的身份資訊了,哪個村的,戶主叫什麼,人都在哪裡,有沒有特殊幫助什麼的,都問的清清楚楚。 小酒她們一共四個人,只給了兩張,她沒有逞能,說他們不需要,不佔用國家物資。 除非是傻了,才會說出那話,這裡這麼多人,她上一秒敢這麼說,下一秒可能就有人厚著臉皮過來要。 晚上說不定還有人偷摸他們的東西。 非常狀況下,她甚至還央求人家多給兩張,縱然被無情拒絕,至少爭取過了。 救濟點一天只提供兩餐,沒有主食,只有稀飯,且特別的稀,幾乎看不到米粒,只能當混了碗熱水,即使如此,也已經不錯了,至少緩解了不少老人和孩子不適的症狀。 兩碗湯,她們四個人平分,主食就以餅乾、雞蛋糕為主,偶爾出去轉一圈回來,會有熱乎乎的饅頭、包子拿出來,美其名曰‘買來的’,實際上都是小酒自己進空間做的。 人多眼雜,她們一天只吃兩頓,但是中間餓了會有餅乾做打底,不至於餓過勁兒了,奶奶那兒她時不時會塞個水煮蛋給她,熱乎乎的那種,每次奶奶都用驚愕的表情看著她。 小酒總會神秘兮兮的朝她樂:“快吃,這可是我找人換的,奶奶你可不能倒下,你是咱家的定海神針,你把身體養好了,咱家裡才能都放寬心。” 昨兒阿爹他們走的時候,小酒還塞了十幾斤的碎米摻小米的糧食布兜子給她們帶著。 廠子裡雖然有了住的地方,但做飯怕是困難,要是借用人家的灶,就不宜吃的太好。 碎米摻小米,適合熬粥喝,就算外人看見了,也不會說什麼,拿捏不住個啥。 陶昌義給葉蓁打過去電話之後,又給幾個兒子,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