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遊說,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午的功課被熊荊推掉了。南陽、江漢、大梁、淮北、江淮、金陵、會稽……,烏黑的眸子不斷轉動,這些城市似乎全刻進他腦子裡。
淖狡也盯著眼前的地圖。從軍事上來說,他覺得大王的馬谷攻勢必會失敗。韓國肯定會在秦國的威壓下借道,甚至還會派軍與秦國組成聯軍,共同與楚軍作戰。
天下不是合縱便是連橫。可若楚國一心合縱,先不說合縱會使楚國失去實施新政(或者變法)的機會,萬一趙國又像上次合縱那樣把聯軍賣了怎麼辦?此前趙國可以和呂不韋二五耦,難道他就不能和秦王二五耦?
秦國伐楚是一刀奪命,楚人痛過之後全是仇恨;秦國攻伐三晉卻是凌遲,今年奪兩城、明年奪三城,幾十年下來三晉被秦國蹂躪得只有懼而沒有恨:韓國為了自己會出賣魏國;魏國為討好範睢會逐殺相邦;趙國從趙孝成王死後趙偃即位,朝局便開始對秦國徹底妥協,如此背景下廉頗必然奔魏。‘一飯三遺矢’、‘廉頗老矣’不過是趙國安撫主戰派的說辭。
這種形勢下的合縱,肯定是各自出賣、一鬨而散。攻秦不是重點,重點是合縱之後秦國會報復誰。上回合縱是追慕信陵君的魏王魏增上當,再次合縱就是楚國上當。
同理,楚國偏安還好,馬谷攻勢只會引來連橫各國的圍攻。防齊、防魏,本來兵力就處於數量劣勢的楚軍如何能面對本就具備數量優勢的秦韓魏聯軍?但不進攻秦地,直接放棄淮北退守到江東……
淖狡的目光掃過淮北,最後落在了大梁。趙國滅國之前,韓魏將是秦國的死忠,他們希望秦軍進攻他國而不攻伐自己;趙國滅亡,楚國如果不挑釁秦國,知己將亡的韓魏會立即改變立場,拉攏楚國助己拒秦,那時楚國要做的就是幫魏國防守大梁。
聯通黃河且交匯諸水的大梁是第一道防線;淮水各邑是第二道防線,大王說的江淮是第三道防線,最最後才是越北——震澤防線,戰略這樣佈置才最為合理。網馬谷攻勢毫無疑問會破壞這種的防守秩序,不過馬谷攻勢如果得當,會緩解趙國壓力,延緩趙國的滅亡,還能搶回舊郢故地的楚人,振奮楚軍計程車氣以及給韓魏兩國壯膽。
淖狡平時盯著楚國地圖的時間不少,他手下還有幾十個謀士也盯著楚國地圖。見他緊盯著大梁,熊荊問道:“淖卿以為仍可以合縱?”
熊荊顯然會錯了意,但淖狡還是認真答道:“除非我楚軍可獨自破秦,秦軍敗北後諸國每隔數年便合縱攻秦一次,不然合縱無望。”
“確是如此。”熊荊想到了鉅鹿之戰作壁上觀的聯軍,雖然那是幾十年後,可上一次合縱此類徵兆已經很明顯。“三晉被秦人打怕了,若我楚軍不能單獨擊敗秦軍,合縱無望。”
“臣以為,首防之地當是大梁。”淖狡解釋道。“臣還以為,若我軍從馬谷出擊,連橫各國必群起而攻我,韓魏將不會與我瓜分南陽郡。”
“恩?!”熊荊終於覺察到了自己的一廂情願。既然韓魏都不能真心合縱,又怎敢聯合楚國瓜分秦國的南陽郡。如此說來,費力得來的馬谷毫無價值。
“然若我軍勢如破竹,或可救趙國於存亡之間。”淖狡見大王錯愕,又說了反面理由。“趙國不亡、韓魏亦不亡,只是我楚國……”
“只是我楚國必被秦、韓、魏、齊四國群起而攻之?”熊荊幫他說出了後面的話。
“大王英明。”淖狡道,“天下之勢,非合縱即連橫。合縱,我楚軍若不能獨自敗秦,事後必遭秦國攻伐;連橫,不攻伐秦國便只能坐看三晉亡國,攻伐秦國則遭各國圍攻。網”
“時間是關鍵。”熊荊早就想通了這一點。“合縱,看似人多勢眾,實則毫無勝算,我楚軍尚不能獨自敗秦;任由各國連橫,十年後楚軍或能與秦軍一戰,連橫雖然勢眾,可齊國之外,韓魏並非真心攻伐,他們只是不想秦國攻己而已。”
“大王,十年後楚軍變強,秦國便不能變強?”淖狡笑問,這是極其輕微的反駁。十年後即便趙國尚存,大半國土也都歸於秦國,那時趙卒說不定就是秦卒。
“敵人一天天爛下去,我們一天天好起來。”熊荊說了一句偉大斷語,然後撫著頭坐倒。
x
“小人白宜、弦兌、猗贊、孔襄、衛繚拜見大王。”次日早食,白宜等人就被車駕接進了王宮,苦等數月的他們終於如願見到了楚王,並且還與楚王共進早膳。
“免禮。”視朝完畢,接下來要去造府巡視的熊荊只能和這些人如此見面。“邊吃邊談吧。”
油條炸得一點也不像後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