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荊話說的是楚國女子只嫁楚國男人,語氣裡卻有一種我的女人只歸我的氣勢。大人說這種話會很自然,對還在穿緇衣的他說起來,則有一種說不清的彆扭。羋玹聞言終於忍不住笑了,她的笑聲很清脆,這時候熊荊才認真打量她整個人。
她頭戴著一頂及笄女子常有的緇撮小帽,尖頂,帽側的纓帶也是緇的,像極了後世的騎馬帽。冒遮於額際,纓結於頷下,即便長髮披在身後,整個臉龐照舊顯得英氣。膏燭之下唇似乎有些淡,可眸子烏亮,笑得樣子仿若花朵初開,散發出少女獨有的清純。
熊荊的審美已經進化到下半身了,他不太習慣看女人的臉,也不常看女人的胸,打量一個女人往往從腰部開始,而後一直到小腿,最後才回到臉。可惜因為跪坐,他只能看到羋玹素綠深衣上有一根別緻的白寬腰帶,臀和大腿疊著,昏暗裡不見半點弧形。唯有深衣下襬不知道為何沒有完全遮住足衣,白玉般的一截小腿裸露出來,哪怕光線昏暗,也很惹眼。
女人的敏感讓羋玹察覺到了熊荊目光中的異樣,只是的她不懂得男人的目光,她發現自己沒坐後,立即跪立道:“羋玹失禮,請王弟恕罪。”說罷才把席子坐正。坐正後深衣蓋住了足衣,熊荊什麼也看不到了。
“你無罪。”看不到小**的熊荊有些失望。秦人、或者說北方人總要比南方高個五六厘米。以大司馬府的統計,楚國成年庶民身高多在之間,越往北越高、越往南越矮而秦趙成年庶民平均身高按照廉頗的說法,大概在七尺五左右,趙尺比秦尺短一些,也就是左右的身高。而女子,女子自然要比男人矮上十厘米。
身材高大的男子被人崇敬,八尺即稱為大丈夫身形高挑的女子,七尺以上則視為美人。田常為齊國國相時,乃選齊國中女子長七尺以上為後宮。先秦如此,秦後也是如此。東漢和帝皇后鄧綏入宮時才十五歲,卻長七尺二寸166,資顏姝麗,絕異於眾,左右皆驚,靈帝何皇后入宮,也是長七尺一寸。
熊荊所見的女子、包括一些嬪妃,大部分很矮,且除了趙女、燕女,多數女子的腿都很短,身形比例很不協調。羋玹小腿欣長,就不知道身材是否勻稱。
羋玹不知男人的猥瑣心思,她再道:“蒨姐姐嫁入秦國,乃為王后,一國之後,何等殊榮。日後產下子嗣就是秦國的太子。秦王萬歲千秋之後,便是秦王。秦楚聯姻數百年,太子為秦王,蒨公主為太后,季叔為相邦,秦楚之間自能彌兵罷戰。王弟要的,不正是秦楚合盟嗎?”
羋玹聰慧,她也知道祖太后所想,但熊荊如之前對熊啟那樣對她搖頭,道:“晚了。”
“晚了?”羋玹不解。“王弟何處此言?”
“等不到秦王萬歲千秋,十多年後,三晉就已經亡了。緊隨其後的就是楚國,也有可能是齊國,但不管楚國還是齊國,都不能與秦一戰。”熊荊道,帶著無比的惋惜。對比歐洲,他發現所處的時代不是大航海時期,而是二戰。
秦國是後發的蠻夷,楚國、三晉是先發的蠻夷。當楚國貴族以楚辭為美時,晉國的繼承者趙國貴族開始貴婦人時,秦國已經實行最先式的總體戰。
總體戰的雛形最先起源於鄭國,鄭國的子產是最早的商鞅。鄭國之所以變法,很可能是因為接壤衛國。衛國不同於宋國,宋國寧願與周人合作,也不願意幫助紂王,衛人才是商紂王嫡傳。殷商統治中原幾百年,幾百年時光總能積累一些的統治術,只是衛國的王是周人,衛人遊仕各國,就是不為衛王出力,打仗甚至要讓鶴去。網
鄭國變法之後是晉國,晉國大夫趙簡子趙鞅的家臣尹鐸損其戶數,以減少徵稅,背景自然是晉國已經普及了原始的戶籍制度,庶民無法逃稅,自然也無法逃脫兵役。
這不過是總體戰改革的第一波,第二波則是李俚之於魏、趙烈侯之於趙、吳起之於楚、申不害之於韓、鄒忌之於齊,商鞅之後還有樂毅之於燕,關東六國皆變法。秦孝公招賢令一出,想圖頭頂各國士子拿著試驗過的總體戰計劃蜂擁入秦,衛人商鞅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打得過這樣的秦國嗎?沒有意外,也不合縱,肯定是打不過。
本來或多或少變了一些法的各國都有強盛之時,同時也有被他國圍毆揍垮之時。唯獨秦國,因為有函谷關,圍毆雖然戰敗,但次次都打不垮。
最危險的一次是楚懷王丹陽大敗後,發全國之兵以攻秦,擊破武關與留守國內的秦軍鏖戰藍田秦國宣佈藍田之戰大勝楚軍,可這種大勝實際還不如清水之戰。藍田離咸陽百餘里,真要打下去,秦國肯定打垮,可惜韓魏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