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進兵,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反覆覆的計算是件讓人極為厭煩的事情,可馬谷一帶沒有就地籌集糧草的可能,唯有依靠後方輸運糧草。網而熊荊歷經過幾次計算後,終於總結出一個公式:(1/日損耗率)/2x日行里程=等於最大輸送距離。1代表所有損耗,一車糧食吃完的時間就是糧車能行走的時間,這個時間因為要往返,所以要除以2;如果軍隊太多,恐怕還要再除一個2,因為損耗率超過50%後,糧車的數量難以承受。

此前他計算秦軍糧秣輸送是有誤的,因為只計算了單程損耗,未計算回程損耗,但也因此讓他疑惑秦軍的雙轅車到底能裝多少石糧食?以及,秦軍是否透過水路運輸?就地徵集的糧草佔秦軍糧草消耗的百分之幾?

當然,這些都是以前所想,此時當他得除膛目結舌的數字後,項燕和彭宗也反應了過來,彭宗道:“大王,馬谷難行,若從馬谷進逼宛城,秦軍又焚燬舟楫,我軍糧秣恐難濟?”

五萬人都支撐不了,何況十萬二十萬?彭宗是這個意思,項燕也是這個意思。“大王,秦境不比楚境,秦境素清野,若非收粟時節,恐難就地徵集糧秣。然若我軍能佔稷邑,日後秦軍恐難再東進伐我,而馬谷……”

“我聽說長平之戰趙國輸運三四百里,”熊荊將他話打斷,說起了長平之戰的趙軍輸運。“中間還隔著太行山,趙人是如何輸運的?”

“稟大王,太行數縱橫千里,橫隔東西,其間僅有小徑通行。趙軍輸運,乃由邯鄲往正西,越滏口陘至涉邑,又過壺口關入上黨郡,後取西南經八諫山而至故關。以舉國之力而輸運五百里,國疲也。”長平之戰就在這一代人身上發生,彭宗雖是楚人,但也瞭解頗多。

“五百里?!”五百里就是兩百公里了,“趙國如何輸運?”

“以輦車輸運黍米。網”彭宗答道。“每車十石,三人挽之,日行三十里,十七日可至故關。”

“輦車輸運粟米?”輦車熊荊見過,他從未想過那東西也能用以軍隊輸運。如果真像彭宗說的這樣,三人挽輦車運十石黍米,那日損耗率只有18%。十石黍米可供三人吃五十五天,減去返程則為二十七天,日行三十里,那就是八百三十三里,此已超出長平的補給距離。

“正是。”彭宗不免有些擔心熊荊也會學習趙人舉國輸運。從城陽到宛城,差不多也是四五百里。“便是輸運粟米,四十餘萬人每日也需三萬石,每日必至三千車。”

“每日三千車,十七日算上往返,就是十萬兩千車了?”熊荊計算著長平輸運的規模,這個數字沒有包括往返三十四天18%的日損耗,如果算上,那就是十八萬車。三個挽車,那就是五十四萬人。“四十餘萬人作戰,五十四萬人輸運,趙國此戰徵召了百萬人?”

“非也非也。”彭宗連連搖頭,“丁男陣戰,丁女傳輸。非邯鄲長平輸運,各縣各邑至邯鄲也需輸運。秦趙兩國本是同源,秦制源自三晉,趙國乃三晉嫡傳,趙卒斬殺亦有封賞。此戰,趙國舉國徵召,輸運之夫逾兩百萬,勝與不勝,趙國國勢俱衰。我楚國不如趙國。今三十萬大軍輸運全賴淮水諸水,此戰雖亦徵召百萬,所幸非累年陣戰,不然……”

彭宗和項燕心裡都想著守,所以要攻下稷邑,堵死秦軍東進之路。熊荊心裡卻想著攻,因而要拿下馬谷,以待他日進攻距離城陽碼頭四百多里的宛城。以楚國的國力而言,這是極不現實的。宛城之於水運最西端的城陽,並不比長平之於邯鄲近多少。網趙國能以舉國之力與秦國鏖戰於長平,如今的楚國連鏖戰的資格都沒有。

“大王欲攻伐宛郡?”項燕沉默了一會才問。

“是有此意。”熊荊一笑,不再隱瞞。

“欲取宛郡,”項燕再問:“以投石機之力,或可破宛城,然秦國發舉國之兵而攻我,除撤軍再無他策,臣以為我軍必徒勞而返;再則,秦人清野,我軍久駐將無以無食。”

那日斷髮之後,項燕自稱‘臣’而非‘末將’,似乎代表兩人的關係更進一步。可他的立場仍為變:凡是對楚國有利之事他皆贊成,凡是對楚國不利之事他皆反對,不冠誰是大王,他、還有各縣各邑都是這種態度。

“未必!”熊荊神情變得很認真,“秦人以吏治國,我軍進兵宛郡,每到一處或清剿秦吏、或收買秦吏、任其為官,秦人清野可破。若有一支騎兵能速奪城邑,倉稟也可為我所用,且大軍進兵之日,必是宛郡收粟之時,鑄秦半兩以錢購糧,當年糧秣無憂。”

“然。”項燕點頭,“如此我軍糧草可支一年。敢問大王,我軍何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