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五章 鑼聲4,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列線,他早就銘記。
“三十五步……”項燕只覺得心臟在顫抖,似乎要跳出胸口。
“上將軍,我軍似難以支撐,”瞭望手身份地位,可己軍搖搖欲墜,他冒死提醒一句。
“難以支撐也要支撐,必退至四十步時方可……”項燕喃喃自語,他手上的陸離鏡又對準了秦軍陣列後方。此時秦軍援兵已突入楚軍早前的陣列,後方再無塵土。細細看去,列陣待命的秦軍後軍陣勢依舊,這頓時讓他心生疑惑:難道,秦軍後軍並未全部投入戰場?
“荊人勁力已洩,步步敗退,破陣當在頃刻之間,我軍大勝矣!”借用著蒙武的陸離鏡,護軍司馬空看到己方旗幟正在前進,楚軍則在倉皇后退,不禁有此一語。
“司空護軍謬矣。”蒙武一掃之前的失色,笑著道:“想那項燕也是荊人名將,適才大可投入後軍以破我中軍,可惜痛失良機。此時荊人勁氣已洩、士氣墮墜,已無以勝我。然其後軍尚在,我軍要想擊破荊人之陣也非易事。”
己方確實是險險過了一關,這點司空馬清楚,他好奇問道:“荊人蠻勇,大將軍以何為勝?”
“自然是擊破荊人中軍。”透過剛才的指揮,蒙武覺得項燕並無指揮大戰的經驗,因而頗有些自得。而此時己軍一輛輛戎車正駛向陣前,按以往的經驗,任何陣列皆抵擋不住急速衝陣的戎車,戎車一出,荊人戰敗在即。
“上將軍,秦軍戎車結隊前來。”秦軍戎車出場,瞭望手當即相報,此時項燕還在細數己軍力戰不敵後的撤退步數。
“戎車?”項燕也看到了秦軍戎車。與正常的戎車陣列不同,這些戎車不但結隊而行,隨其左右的不是徒卒而是騎兵。戎車大約有兩百多輛,他們結陣一個陣列緩緩往中軍推進,這不由讓他想起大司馬最後發來的警告:秦軍有戎車破陣之術。
和平幾十年之久,特別是與秦軍長時間不交手,新出現的戰法楚軍全然不知。好在大司馬府來了警告,不然項燕根本不知道這些戎車要幹什麼。
“傳令炮兵,立刻備撒蒺藜。”項燕的命令寫在木牘上,拋下巢車快速傳到投石機處。
嗓子已經喊啞的工尹刀負責指揮投石機部隊,他雖是文官,但幾百年前的楚國官不分文武,他的先祖便有不少戰死在沙場上。此戰,能指揮投石機這樣的武器,足夠他在家史上記上一筆,但剛才那枚射偏的火彈卻驚出了他的魂,好在大王無恙,不然他非伏劍謝罪不可。
“上將軍令我部拋射蒺藜?”看著木牘上的命令和令符,工尹刀臉上皆是難色。
“正是。晨明時分上將軍便派我告之工尹大夫備好蒺藜,工尹大夫莫是忘了?”軍吏早上來過一次,故而提醒工尹刀。
“我無忘。”工尹刀當然記得早上的事情。“然則、然則……”工尹刀一想起剛才那發射偏的火彈就手腳冰冷。“我部離軍陣太近,若是射偏……”
“工尹大夫,蒺藜並非火彈,便是撒在我軍士卒身上,也是無恙。”軍吏當然知道工尹刀的顧慮。他又再補充了一句:“大王身在戎車,車有堅盾,也當無恙。”
一聽說大王,工尹刀便身子一震,還打了一個嗝,這是嚇的。他擺手道:“太近太近,不可不可。請上將軍兩千人於我,遊闕也要讓開陣勢,投石機方可後撤。”
“後撤?”軍吏看向正在發射火彈的投石機。裝彈手還好,就是那些踏轉圓盤的力士累得氣喘吁吁,雖不時換人,可鏖戰至今,每踏完一輪,他們出來就撲地不起。
“必要後撤。你快快去。”工尹刀不耐煩他多問,直打發他走。這投石機除了有最遠射程,還有最短射程。十噸配置,最短射程大概在八十步左右,再短就要出現剛才那樣的偏彈,所以現在火彈只能發射在楚軍陣列線之外,只是現在楚軍後撤,秦軍跟進,即便工尹刀命人挪動投石機的拋射方向,令其斜射增加射程,那些火彈也傷不到突入己軍陣列的秦軍。
工尹刀議兵時見過己方軍陣,也知道此戰後退誘敵之策。正因如此,他才要求後撤——秦軍入伏後,距投石機還不到二十步,不後撤怎可射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