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交代,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甲板反起刀板不戰而退。”熊荊再發布一道命令。“秦魏攻楚,自然要攻陳郢,你們要在陳郢死戰而非大梁。”
“臣敬受命。”紅牼和歐拓都揖禮受命。
“還有什麼要交代的?”熊荊被舟吏不辯南北給氣著了,忘記還要交代什麼。
“若魏人舟師攻我,臣以為,當焚魏人倉稟。”酈且提醒道。作戰部有兩個計劃,一個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水戰了,舟師趁魏人不備直接殺入大梁另一個則是如約水戰,魏人如果介入戰鬥,那就再打魏人。
前者討論之後覺得不妥,舟師幾千甲士起不到什麼作用,還給魏國伐楚的口實,不如提防著,等魏人夾擊之後再行動手。不是殺人,而是燒大梁外的糧倉。
“若紅將軍能……”酈且看向熊荊,趁熊荊還未反應過來他便疾道:“……能率部焚燒秦人敖倉,秦人便要伐我,也要到三年之後。”
“荒謬!”熊荊斥道。“敖倉重地,秦人怎會不裝置?整個舟師填進去也未必焚得了敖倉!”
“臣……”紅牼看向酈且,又看向熊荊。“稟大王,新式大翼可日行四百里,既到大梁,為何不能往北百餘里,焚燒秦人敖倉。”
“稟大王,臣願擔任此職。”歐拓也道。“若大王憂心新式大翼落入敵手,臣率舊大翼襲之。”
“你去過敖倉?”熊荊反問。“你知道敖倉有多少守軍?如何襲之?”
敖倉是秦國最大的糧倉,位置就在榮陽的敖山今邙山。秦人攻伐三晉、齊國,軍糧都發於敖倉。這裡囤積的粟米當以百萬石計,熊啟給的情報裡,敖倉積粟高達四千兩百五十萬石,等於五十七萬噸,夠一百七十萬人吃上整整一年。
如果真燒了敖倉,秦軍將大面積癱瘓,整個黃河中下游地區至少有三年無法大規模作戰,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敖倉建在敖山上,除了雒水今伊洛河對外連通外,別無他路。平時駐守此地的秦軍就有兩萬人,即便大翼戰船從雒水攻入了敖倉,敖倉內有四五百座十萬石一積的囷倉,兩千五百名甲士怎麼燒?糧食可不是汽油,即便是汽油,難道會沒有防火措施?
“舟師甲士太少,杯水車薪而已。”聽聞酈且之策,項燕也凝神想了一會,方才惋惜道。
“就焚燒魏人囷倉。”熊荊道。“魏人準秦人借道,肯定是控制了秦軍的糧秣供給。”
“臣知矣!”大王和上將軍都否決了焚敖倉之策,紅牼和歐拓只能作罷。
“若無他事,後日就出發離陳郢。”熊荊叮囑道,他最後還是不放心叮囑了一句:“切勿讓大翼落入秦人手中。”
紅牼和歐拓只是舟師將領,一些事情交代完了便退了下去。他們走後陽文君道:“敢問大王,我當如何?是否赴大梁見魏王,若見魏王,當如何說?”
“太宰明日便離陳,第四日至大梁,向魏王告罪之餘亦告知秦人,如約而戰。”酈且道。
“先至大梁?”陽文君疑惑之餘有了頓悟。“舟師將在第五日晏時行至大梁?”
“然也。”酈且點頭。這是商議好的,舟師不在大梁城外過夜,以防魏人陰謀。
“若魏國舟師襲我,陽卿可至白宜府上暫避。水戰在城外,殺戮之間舟師未必能將陽卿接上戰舟。”熊荊交代道。陽文君此行存在危險,楚魏如果交戰,他就成了俘虜了。
“臣以為,我當入宮質問魏王,為何與秦人一起襲我?”陽文君想法出乎意料,他居然要找上門去。“如此或有一條活路。”
“也好。”熊荊緩緩點頭。他倒不是真要借魏人之手幹掉陽文君,而是確要有一人先入大梁穩住魏人和秦人,這個人,身為太宰的陽文君是最合適的。“若你不願,也可以換……”
“不必,不必換人。”陽文君站了起來,“南公曰,我將卒於舊郢。”
南公其人,郢都之陰陽家。少年時曾入齊,學得陰陽術老年回楚。郢都的一些貴人常請南公卜命。陽文君卜過一次,曰:卒於紀郢。
“臣告退。”陽文君確無懼色,很瀟灑的對熊荊一揖,便飄然去了。
“好了,那就再議一議這場連橫之戰吧。”熊荊朗聲道。“這幾日新到的訊報不少,勿畀我,你先說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