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有劍,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國舟師即便是夜間宿營,也能做到絲毫不亂,燈光命令一下,百艘戰舟便井然有序的靠岸,隨著一陣嘩啦啦的聲音,戰舟就在鴻溝裡落錨了。
錨在這個時代是沒有的,錨鏈更是沒有。魏國舟師用的是石碇,石碇就是繩子上綁一塊大石頭,靠大石頭自身的重量保持船的穩定,因為沒有抓地功能,石碇的重量和船載重量之比按照經驗大概在1:500,即四十噸的大翼戰舟,石碇的重量超過三百魏斤,三百魏斤的東西要拋下船極為吃力,溝水逆流,一些戰舟在落定的時候居然撞在了一起。
魏國舟師有些落碇宿營,有些則乘夜繼續往前划行,去大梁報信。既然是在魏國境內,紅牼沒有阻攔的理由,雖然他知道魏人會把己方的情況告知秦人。
“荊人已至斗城?”雲赫未曾解甲,還在和部將討論明日迎戰陣型,這時候魏人來報訊了。
“正是。”來人只是個小船吏,“楚人有三十四艘新船,型似豕鼻,較一般大翼戰船結實。”
“豕鼻?”包括雲赫在內,一干秦將大笑。船型像豬鼻子,這真是太怪異了。
“然也。”船吏自己也笑。“眾人皆言此為豕鼻舟,楚人大不悅。”
“還有何種怪異之處?”幾個人笑過,雲赫再問。“舟師之將為誰?”
“未見其他怪異之處。網”船吏答道,說下一句的時候他停住了。
雲赫知道他的意思,懷裡隨便掏把秦半兩讓下人丟給他。船吏連夜來報訊本就辛苦,見秦人只賞賜秦半兩,心裡頓時不高興了,他嘴裡謝了一句,道:“楚國舟師之將氏紅。小人告退。”
果然是紅牼,雲赫嘀咕了一句。下午被陽文君侮辱後,雲赫到現在都耿耿於懷。三十九年前,楚國發兵十五萬收江邊十五邑,兩人曾在洞庭郡大戰過一場。那時候他還只是個船吏,秦國不重視舟師,僅把繳獲的戰舟打亂重編,安排上來一些秦國舟人。年輕的他在此戰中嶄露頭角,終成秦國舟師之將,紅牼那時候也很年輕
“將軍,”屬下見雲赫有些走神,等了一會才輕聲相呼。
“恩。”回過神來的雲赫嗯了一聲。“荊人不出所料,果然派新式大翼迎戰。”
楚國雖然逐客,但幾十年的經營、以及不及血本的投入,一些情報依然能傳到咸陽國尉府、丞相府。可惜的是諜者不懂舟楫,發出的情報只是荊人新式戰舟擂鼓於淮水之上,其速如飛之類。這種情報其實毫無價值,其速如飛到底有多快,誰也說不清楚。
至於三漿特徵,不懂戰舟的人根本就看不出來是幾漿幾漿,只知道戰舟密密麻麻的船槳多到數不清,誰知道幾漿。而殺手鐧撞角,也就是那個豕鼻,熊荊把它設計在了水下,水面上看不到半點影子。除非河水清澈且走得很近很近,不然誰也想不到有這種撞一次就要人命的東西。楚國新式戰舟在雲赫等人看來沒有任何新奇之處,況且,他這次也有殺手鐧。
“那是項子城?”清晨,站在陳郢四丈八尺的王城上,熊荊指向陳郢東面的項子城。
“正是項子城。”縣公陳兼答道。“項子城城郭三十里,城高三丈六尺,內中亦有一座小城。”
項子城與陳郢之間隔了三里左右,這不是很遠的距離按慣例,大城附近都有一些小城作為支撐,城陽、郢都、陳郢都是如此。看看項子城,再看看陳郢外城,熊荊一直再想該如何守城。他希望能將後世相對成熟的守城技術運用在這個時代,可惜的是,他幾乎想不到什麼好辦法。
稜堡是不可能的,沒有火器就沒有稜堡馬面也是不可能的,現在楚國的城池有甕城有千斤閘有吊橋有護城池,可就是沒有馬面,但是短時間之內要修築馬面工程量太大,修到一半很可能成為敵人攻城的踏腳石再有
再有就真沒有了,墨家和魯班早就發明了諸多攻城守城器具,熊荊能做到就是將隨後趕到的投石機佈置城內。
大王忽然在陳郢生病,病好之後不去大梁,而郢都運來的兵甲、守城物資一船接一船,尤其是投石機入城。這個架勢再傻的人也知道事情不對了。
“敢問大王,可否是魏人要再攻我?”後面鄉老一陣眼交錯,陳兼不得不這麼問了一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熊荊身上,他們不敢看他的臉,目光停在他的緇衣上。熊荊笑了笑,道:“不是魏人要攻我,是秦魏兩國一起攻我。”
“啊!”不自覺地,包括陳兼,眾人忍不住啊了一聲,面也是大變。陽光下的城頭似乎被烏雲蓋住了,昏暗昏暗的。
“此後幾日,郢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