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推倒,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荊並未在意陳壁的生死,陳壁進言或有道理,但絕不適合當下的楚國。他死了也就罷了,可熊荊總覺得要說些什麼表明自己的立場,表明郢都朝廷的立場。他清咳幾聲後,身側的正令當即大喊大王有訓,所有人又是伏拜。

“罪人所言,愚民之政也。奸人治國,民親君王以弱去強,弱民強國。我楚人乃祝融之後,火神之裔、太一所眷,生來便比天下諸民高貴一等,豈能行此愚民之政?”熊荊看著伏拜的眾人,心中泛起一陣尷尬這種伏拜不知道是不是愚民?

“不佞只願你等強而不願你等弱,只願你等富而不願你等貧,只願你等聰慧而不願你等愚鈍。故不佞之政,皆強民之政。民強國乃強,若無工商之民,怎有鉅鐵之術?若無豪俠之士,怎有善戰之卒?若無飽學之士,豈有傳世之文?若無公卿巫覡,我楚人何以成楚人?

罪人言,民強則兵弱。不是兵弱,實是兵少。兵少又如何?一隻狼會懼怕一群羊?一隻斑會不敵一群鹿?楚國之政,強民之政,楚國之卒,精銳之卒楚國之兵,勇武之兵。魏人何懼?魏人進了城亦被趕出了城秦人何懼?秦人去年大敗於清水,今年將大敗於陳郢。”

為了讓更多人聽到自己所言,熊荊也算是用出來吃奶的力氣。可惜他一通大論出來沒有半個人鼓掌喝彩。他沒想到的是這些人聽不懂,他說的是楚語,陳郢的庶民聽不太懂楚語。

“不佞知道,你等尚且不知何叫強民之政,但等新政行後,你等便會知道,何叫強民之政?”熊荊說完那這句便揮袖回宮了,眾人等他進入茅門才敢起身,隨著正令一聲行刑,之前還惶恐的人們瞬間興奮憤怒起來,抽肋時人犯發出的慘叫卻是他們聽得懂的。

“稟大王,陳壁所言,乃秦政也。”明堂內並無他人,那本楚史草稿熊荊也暫時看不下去,右史見此進言道。

“這便是秦政?”楚國不收集法家著作,也沒有人研究秦政。

“然也。”右史深深點頭,“奸民治國,則民親制人人皆弱,是以國強。”

“原來……”奸民治國的邏輯熊荊懂,不過是黑白臉唱雙簧罷了。

奸民、也就是官吏必須狠毒,必須欺凌得百姓哇哇大喊、生不如死,如此百姓才會期望清官、感盼皇恩,所以歷朝歷代,官吏總是惡的、貪的,清官皇帝總是好的、仁慈的。

殊不知貪官惡吏本就是治理系統的一部分,皇帝真要是聽信賢臣所言,除盡貪官惡吏,那就是自挖牆角,自斷生機。他可以適時殺一些官吏讓庶民解解氣、熱鬧熱鬧,產生這個皇帝是好皇帝的幻想,但決不能顛覆整套統治系統。

臨高裡的鄔德管理俘虜,就是要讓有奸民潛質的符有地管理分飯。這不但使俘虜之間產生矛盾爭鬥,還讓所有俘虜產成大人是受了奸民矇蔽、大人是好的、大人請為我等做主、主持公道諸如此類的想法。

這便是奸民治國,則民親制王。真有社會經驗的人,真正深讀史書的人都知道這套把戲,但熊荊吃驚的是這是兩千多年前,兩千多年前這套雙簧把戲就有了。

“陳壁言:民強則國強,民弱則國弱,此更是大謬!上古當如此,中古或如此,今之絕非如此。為何?民心惡矣!”熊荊說起陳壁的另一段話,“史卿,此言何意?”

“何意?”右史尚在思索間,左史便道:“敬告大王:陳壁之言是說當今之世禮崩樂壞,比屋可誅。臣聞孟子曾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荀況卻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此可見民性愈來愈惡……”

“謬!”右史年長,和左史之父平輩,一訓斥左史就不敢言了。“大王,禮崩樂壞確有,逼屋可誅則不然。荀況所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此言秦國三晉之民心,非言我楚國。”

“那我楚國民心如何?”熊荊不關心秦國三晉,只關心楚國。

“楚國非中國,自無中國之弊。”民心是決定雙簧統治施行與否的根本。民惡,自然要以奸民治國,民不惡則不然,右史深知此理。“楚國從無郡縣之制,下雖有縣、實似封國。

且每次征伐皆體恤民力。當年收復江畔十五邑,僅發兵十五萬解邯鄲之圍,發兵十萬。東遷之前,制齊魏而救燕,發兵三萬丹陽之戰,發兵十萬,便是藍田之戰,亦不過三十萬。

秦國三晉民惡,在其發盡傅籍之丁,又經年征戰不休,致使家家帶孝、人厭兵戎。實非民惡,乃民為求存,不得不惡。民愈惡,故出奸民之治,法家法術勢之說,皆言於此。陳縣早前毗鄰鄭國,而今毗鄰魏國,陳壁推崇奸民之治,皆由於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