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纏綿,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例會是繁瑣的,尤其涉及各府的協調更是如此,好在諸尹彼處間沒有互相推諉。恐怕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叫做推諉,都是儘可能自己解決問題,解決不了才找別人。能答應的事情就答應,不能答應的事拒不答應;答應的事一定做到,做不到就會羞愧難當。

熊荊原本想變更現有的行政機構,建立六部,後來想想打消了這個主意。六部是隋唐、可能隋唐以前也有,開始出現的制度,其和科舉、流官一樣,是與封建制度針鋒相對的東西。既是如此,就不會在以他為王的楚國出現。

至於封建制度下,氏族之間互相攻伐、譽士封閭之間互相吞併,這完全可以。但前提必須合乎司馬法,即:庶民不能捲入戰爭,交戰雙方不能使用詐術,不重傷、不擒二毛,只能憑勇武或者戰術較量。勝利者可以兼併失敗者,這符合弱肉強食的原則。

王廷是例外的,最強大的氏族可以稱霸,但不能稱王。王廷很可能以後會蛻變成教廷,靈教教廷。教廷負責承認霸主,同時也制約霸主。從這個角度考慮,商賈也要引進並大力提倡的。周人取代殷商,為了打擊殷商,士農工商下,商人是最低賤的。

因為商人地位的缺失,天下從來都不存在真正意思上的商業城邦,而商業城邦的缺失,又造成天下和歐洲同樣是封建王國,卻走了一條不同的道路。

天下是‘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產生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國君為了吞併他國或防止被他國吞併,不得不重用一些善戰多謀的大臣,這些壯大了的大臣最終透過弒君完成了政權的取代。

而歐洲的國王因為商業城邦的制衡,勵兵秣馬只能透過發行債券、向商人借貸諸如此類的舉動來完成,因而形成了獨特的僱傭兵戰爭。國王只有債臺高築而破產,沒有哪位大臣、那個家族會弒君。除非是國王試圖擴大王權,不經貴族和商人同意就增收賦稅。

這才是為何同樣是封建,東西方最終殊途的根本原因。

熊荊在意這一點是因為SB架空區在意這一點,架空區在意這一點不是因為崇洋媚外,而是不解於為何中國是資本主義萌芽而人家是資本主義?為何工業革命發生在英國而不是發生在中國?為何近代史是洋人入侵中國而不是中國入侵洋人?為何是中國落後而洋人先進?為何中國一定要韜光養晦而人家一直手持大棒……

熊荊對此的理解是因為地理上差異。破碎的希臘半島上的城邦多數是商業城邦,作為蠻夷的羅馬人吞併這些城邦後,將城邦產生的商業文明一同吸收,而後一直延續到羅馬帝國覆滅。商業城邦、商人市民的制衡,使得中世紀乃至以後的封建王國不能透過傅籍、耕戰、軍功制度來加強軍備,只能透過借貸進行僱傭兵戰爭。

當然,和此前他希望天下保持現有格局一樣,這些都是他內心最深處的臆想。他希望能跳出歷史的軌跡,將天下匯入另一條他認為正確實際未必正確的道路。可然而些都是次要的,次要的原因在於,他個人微薄的力量難以抗拒已成定局的大勢。

僅僅從正朝大臣不願羋玹成為楚國王后這一件事就能看出,楚秦兩國再無轉圜迴旋的餘地,兩國之間必要有一方徹底臣服對方,戰爭才可以結束。齊國本來是獨立於事外,但秦國攻伐齊國使得楚秦兩國無休止的戰爭延續到了齊國。

從長城最西端到東海最東端,整個天下都變成了戰場。楚國極有可能在這場戰爭失敗,一旦戰敗,所有這一切都將結束。而他自己的結局,他希望自己戰死。

*

“大王今夜或將不至,請夫人就寢。”沉沉的夜幕下,東城一處府邸依然膏燭通明。定昏本該就寢,但羋玹還在等著熊荊。她坐在蒻席上,把今天的新聞號外看了又看,上面有秦人伐齊的新聞,說是臨淄城守住了,齊國太子急急求見楚王請楚國出兵救齊。

“不急。”對修竹的勸告,羋玹只是笑笑。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她樂意這樣等丈夫回來。她這句話剛落,大室外傳來開門的聲音,她速速起身,迎了出去。

“冷。”出王宮到東城並不遠,可熊荊的手是冷的。妻子的手卻是火熱,帶著暖香的小手想包裹溫暖他的大手,很快十指就交纏到了一起。

“不怕。”登階的時候,羋玹踮起腳在男人臉上親了一下。“齊人守住了臨淄。我楚國之幸。”

上午的例會一直進行到下午。下午時齊國傳來訊息,說是齊人守住了臨淄,很快大楚新聞就出了號外。雖然有不少人幸災樂禍,但秦齊之間,楚人還是樂於看到秦人失敗齊人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