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侍寢,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也承受著飛訊帶來的惡果。
秦軍一旦轉向,情況就會變成秦楚兩軍的一次賽跑:秦軍從三川郡出發,西進救援咸陽。因為這幾天秦軍都是由北向南行軍,接到轉向命令時距離咸陽不可能超過八百里,最多也就是是七百多里。這段路程即便是陸路行軍,也不過十二、三天;
楚軍從商邑出發(前提是三、四日內,楚軍能夠前後夾擊,以殲滅駐守在武關的數萬秦軍),舟行百里到上洛,再從上洛北進,陸路行走一百五十里到藍田,期間還要擊破嶢關。
藍田是大戰之地,最少有二十萬秦軍會聚集在藍田以阻攔楚軍。擊潰這二十多萬秦軍,還要在秦軍舟師的威脅下於霸水、渭水上架起羊皮筏浮橋,再走一百五十里才能抵達咸陽城下。
商邑到上洛舟行百里只要一天;商洛到藍田一百五十里多是山路,行軍就要四天,加上破關,假設為五天;藍田再大戰一天;以火炮掩護工兵在霸水、渭水上架橋,一百五十里到咸陽需時三天。這就已經是十天了,然後用最後剩下的兩到三天拔下咸陽?
宛城幕府,估算完時間的熊荊看著鬥於雉、酈且、莊無地、淖信等人,道:“你等以為,此當如何?”
已是楚歷六月,夏至早過,已入三伏。城牆環繞的宛城沒有一點風,午後到黃昏這段時間異常燥熱。知了不絕的叫聲下,驛館內的秦國副使羋仞正在與熊啟喝酒。
祖父羋戎還在世的時候,羋氏在秦國還有些威望,羋戎一死,除了留下個空爵,羋氏除了靠祖太后羋棘、靠整個楚系外戚,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封君的爵位二世而收,等父親羋昌一死,再無起色的羋氏將與黔首無異。誰也沒想到這樣漸漸沒落的家族,男子無甚作為,倒出了一個名動天下的女子。
羋仞真不知道自己應該哭還是應該笑。自己的女兒秦王想娶,楚王也想娶。好在如今秦王妥協,只要楚王同意,女兒就能光明正大的嫁入出宮為後。因此他特別在意秦楚兩國是否能議和盟好,唯有如此,他才是楚王的外舅,才能重振羋氏的聲威。
“王弟只願收復故地,並無伐秦之心。”羋仞不是自己人,熊啟不敢對他說實話。“秦楚一旦議和盟好,王弟便要加冠……”
“加冠?”羋仞奇怪道。“荊王尚不及二十,如何加冠?”
“天子諸侯十二而冠。”熊啟說著說著哈哈笑起。“再說玹兒美甚美甚,王弟甚急甚急。”
熊啟是過來人,他看著趙政長大,知道年輕人的心思。羋仞聽聞笑聲心裡和是不適。女兒是父親的寶貝,女兒不管嫁給秦王,還是嫁給楚王,他都不捨。
“然則,”熊啟轉折了一下,“楚國之事非決於王弟,乃決於郢都正朝。若正朝執意伐秦……”
“如何?”羋仞急問。女兒嫁誰都是嫁,可秦楚是否能議和關乎羋氏的命運。
“那便議和不成,戰事再起。”熊啟再無笑容,只有凝重。這種凝重在旁人看來是憂心戰局,實際他憂心的卻是秦國的未來。熊荊攻入咸陽後,廢趙政、立扶蘇,他將成為秦國的相邦,一直扶持扶蘇到他加冠親政。
這樣的秦國將發生大變:在內,將會盡去官吏、清楚奸人,並將郡縣封給趙氏宗族和秦軍中善戰的將率。在外,那就是與趙、魏、韓、楚重新劃割邊界。
與趙國以太行山為界並無問題;魏韓兩國則有些麻煩,主要是崤函穀道。楚國不介意秦國保留河東之地,但必須交出崤函穀道,最大的容許就是保留桃林塞(今潼關)。桃林塞以西歸秦,桃林塞以東歸屬韓國或魏國。
與楚國是最麻煩的,熊荊認為朝臣很可能會以秦嶺作為兩國分界。在東面,那就是上洛以南歸楚國,西面的漢中、巴、蜀、黔中、巫等五郡不再為秦國所有。楚國實際上也是取上洛以南的南陽郡和漢中郡,巴、蜀、黔中、巫郡以及包括楚國自己的蒼梧郡、舊越地,都會交給戰爭中有功的越人部族。
如此下來秦國能保留的地方由西到東,分別為隴右郡、北地郡、內史(關中)、上郡、河東郡、上黨郡、以及河東上黨北面的太原郡。上黨和太原此前屬於趙國,河東以前屬於魏國。秦國勢弱,趙魏國休養生息後必然再起戰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