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信譽,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券室內刀筆吏小心謹慎的篡改,券室之外,府令董易所在的大室,幾十名文吏也在右券上書寫著數字。他們不是篡改,他們是重寫,整張右券都是空白的。
想了好幾天的董易終於想到了辦法,既然不能進入券室篡改右券,那就索性重新做一個右券,官吏手上有左券,按照左券編造新的數字,然後趁機進入券室更換右券,這樣做需要的時間大大節省。至於怎麼把張蒼引出券室,幾日下來也有了可行之策。
這兩年上計報核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楚軍反攻,秦國現在的郡,原有的只剩下隴西郡、北地郡、內史、上郡、三川郡、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河內郡十郡。再則是新佔領的趙郡、清河郡、河間郡、恆山郡,北面的雲中郡和九原郡,以及河南地新秦中郡。
其中,隴西郡二十一縣。北地郡十五縣。內史本有四十一縣,因為丟了商於的上洛和商縣,只剩下三十九縣。上郡二十一縣。三川郡二十二縣。河東郡十九縣。太原郡二十一縣。上黨郡十三縣。河內郡十九縣。趙郡二十一縣。清河郡四縣。河間郡十縣。恆山郡二十二縣。雲中郡十二縣。九原郡十縣。河南地新秦中郡三十四縣。這些縣加起來一共兩百九十三縣。
滅趙以前,秦國共有兩百八十一縣。楚軍的反攻下,巫黔、南、南陽、巴、蜀、漢中六郡相繼失守,丟了九十一縣;因為滅趙以及佔領河南地,增加了一百一十三縣,縣數比原來多了二十二縣。只是增加的這些縣中,比如雲中的十二縣,九原的十縣,河南地的三十四縣,縣內戶數不要說五千,兩千都很難維持。
歷史上‘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驅逐的並不是匈奴,而是定居、遊牧於河南地的戎狄。三十萬眾裡秦軍不過數萬,絕大部分是遷徙的罪犯和隸臣妾。如此河南地新設的三十四個縣每縣能分到八、九千人,加上沒有逐走或被俘虜的戎狄,一縣勉強能有萬人。
這化外之地的五十六縣沒有官吏想去,戎狄就在環側,一旦發生戰事,人丁、財產、牛馬就會損失;即便不發生戰事,境內人丁也會亡失,兩則都影響上計報核。依照慣例,成績最差的官吏將調至最差的縣邑,化外五十六縣一設立,縣令們更是惶惶不安,生怕自己的考評名次會落在兩百五十名以後,真這樣,可要去塞外喝西北風了。
治粟內吏府大室,近乎一半的右券要重寫,好在有幾十個文吏動手,這些右券半個時辰便已寫完。墨幹後蓋上木檢,綁上細繩,最後封泥蓋印。而後這些右券好像烤羊肉串一樣,放在木架子上用火烘烤,以使封泥早一些烘乾。
大室重寫的右券要烘乾,券室內篡寫的右券也要烘乾。兩個時辰後,待新封泥外表烘乾,浮邱伯這才出門告辭,一直注意券室動靜的吏人立即向董易稟報。想到接下來要做的事情,饒是一直通錢的董易心臟也忍不住砰砰亂跳。轉身見上百名屬下正看著自己,他吸了口氣,嘴裡吐出一個字:“行。”
“唯!”一個吏人答應一聲,匆匆奔出了大室。半個時辰後,身著皂衣的王宮謁者出現在治粟內吏府,他拿著三節銅符節,還未到券室便已尖著嗓子喊:“大王急召,張蒼何在?大王急召,張蒼何在……”
“為何變急召?”聽聞是急召,董易瞬間失色。張蒼吃喝拉撒全在券室,只能假扮謁者以王命調他出券室。快到王宮時,這個假扮的謁者會趁機消失,而後全府的人都不認賬,全說是張蒼看錯編造。急召是萬萬不能的,急召要奔跑著入王宮正寢,根本沒有消失的機會。
“下臣、下臣……”策劃此事的夷宣臉上也失色。假扮謁者假傳王命可是死罪。他正要出去阻止,張蒼已經聞聲從券室出來,出來時還把券室給鎖上了。
謁者亮出符節,張蒼見是三節立即跟謁者疾走出府,夷宣想攔都來不及,他一手拍在大腿上,驚懼道:“這該如何是好?!”
“這右券…當如何?”夷宣身後是捧著右券的吏員,簍子捅大了,所有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還能如何?傳我府令,命全府佐吏、文吏速速來此!”董易極力震住心神。為今之計,只能把該辦的事情辦好。如此事發後還有官吏通氣求情,不然大王惱怒了,官吏出了錢又沒改到名次,自己這些人的下場更慘。
召集全府佐吏文吏訓示,趁這個空檔,用備用鑰匙將券室開啟,將木架匣子裡一百多塊右券悉數更換,而後董易、夷宣便心驚肉跳的等著廷尉入府抓人了。
董易尚能凝神定氣,夷宣一刻也坐不住,他先是派人去追看那名假謁者和張蒼,一會又派人回府去交代家人。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