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救趙,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葛得是春平侯的家宰,他並無司馬空那樣的口才,說話一板一眼,但問什麼都悉數相告,毫無遺漏。他將趙國的情況說的越細,熊荊的擔心就越甚。

五十萬東湊西拼的趙軍現在最多還剩下四十萬,除了大將軍李牧手裡還有一支十萬到十五萬人的機動兵力,其他趙軍能做的就是拒城死守。如同三十萬人的臨淄可以拉出二十多萬人決戰一樣,守城的趙人不分男女老幼並肩上陣,參與一線戰鬥的人數超過百萬。

然而這樣鏖戰不但陣亡士卒,還將大規模的殺戮:一旦城破,為求盈論的秦軍全城皆屠,根本不分男女老幼。這是濫殺嗎?較真而言並沒有濫殺,因為趙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上陣。既然參與了戰鬥,那就是趙卒,斬下頭顱就可以記功,這點連秦軍法史也沒辦法否認。如果否認,那城頭上與己軍血戰的那些人算什麼?秦軍難道在和鬼魂打仗?

秦軍每拔一城,皆屠一城。如此一城一城的屠下去,趙國的人口就一萬一萬的少下去。以致到最後不管城邑是否全力抵抗,只要破城秦軍都要屠城。趙人也再無僥倖妥協之心,只要秦軍攻城,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是戰死而不引頸受戮。

葛得言語乾巴,並沒有刻意描述戰爭的血腥,可他的粗礪之語,照樣能讓熊荊感受到城破之後的殘酷。他似乎能聽見城破時趙人絕望的吶喊,能看見他們一個接一個的倒下。這時候秦軍潮水一樣湧進城邑,鮮血浸沒他們慣穿的寬口方履。他們面無表情,只要看見屍首,不分男女,舉戈便砍。束著的發、笈著的發全被扯散,大大小小的頭顱栓在一起,沉甸甸的綁在身上,這時候他們的臉上方有些許笑容

“止!”

明堂裡迴盪著葛得的話語,屈光、靳以、史官聽得張開著嘴,似乎已忘了呼吸。網熊荊不知為何眼睛忽然溼潤,即便葛得沒有再說戰場,他也不想再聽下去。

“大王”葛得沒有看到熊荊眼睛裡的溼潤,誠惶誠恐的他不知楚王為何喊止。

“你說,趙國粟米不足,最多可支撐一年?”熊荊沒說別的,只問粟米。對關東諸國來說,糧食才是進行戰爭的最大限制。而趙國最終的滅亡不完全是因為趙廷處死了李牧,更多的原因在於發生了災荒。

“稟大王,然也。”葛得道。“趙人不懼秦人,趙人只懼無糧可食。”

“三年前趙國為何不伐東郡?!”熊荊知道缺糧的痛苦,他不由念及三年前的往事。如果當時趙軍攻伐秦國東郡,齊國出兵跟進,魏國出兵跟進,那天下就不一樣了。

“此鄙國之誤也!”葛得沒有詭辯掩飾,直承其誤。“三年前寡君薨落,初獲燕地,相邦懼伐秦後秦大舉伐趙,故不敢擊秦之東郡。”

“不敢?”熊荊無奈笑起。“你可知相邦的那次不敢使多少趙人、楚人戰死?你可知天下大勢因相邦的那次不敢再無挽回之機?你可知”

熊荊失聲了,他對趙國最大的怨恨就是三年前不出兵攻伐秦國東郡。攻佔臨淄後,齊國當時的態度很清楚,糧草已經在徵集中,就等著趙國出兵,然後越過轂邑西進。趙國如果出兵,秦失東郡,趙齊魏楚四國瓜分東郡,南路秦軍根本不可能以現在的路徑伐趙。

“鄙國之誤也、鄙國之誤也”葛得連連頓首,就怕熊荊一怒將自己趕出去。

“大王勿憂。”屈光知道熊荊激動了,因而出言相勸。網“臣以為天下大勢非一戰、一事、一人可變也。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人力豈能勝天?而今天命未定,諸國尚有可為之機。實可懼者乃趙國為秦所滅,如此,天命或將定矣。”

“大王,臣以為天下事當以救趙為要,伐魏或許”靳以也道。因為權責所限,伐魏他從未聽人提起過。這個時候伐魏他認為是不應該的,這個時候最要緊的是救趙。

“大王”熊荊似乎沒有聽到臣子們的進言,而是在發愣。直到長姜在他耳側輕喊了一聲,他才回過神來。

“李牧如何?”熊荊吐了口氣,問起來李牧。

“稟大王,秦軍年初擊破井陘,已拔蔓陵、石邑等城,如今正在圍攻宜安、肥邑。”葛得道。“大將軍據守呼沱水以北靈壽、權邑、九門等地而守,不敢攖其鋒芒也。”

“哦?”熊荊笑起。李牧他見過,看上去人畜無害,實際就像一把藏於劍鞘裡的鉅劍。不出鞘則已,一出鞘斃命。趙國最後的日子裡,趙國曾大勝秦軍,或許就是這次吧。

“大將軍雖曾大破胡人,卻不善野戰。”葛得說起李牧便有氣餒。李牧不比廉頗,廉頗數有戰功、年老持重,朝中大臣信得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舟/男博]虛舟

桃李酒

豪門隱婚:惹上腹黑男神

沈勁風

看不見的存在

做男人挺好的

抓個校草做手機寵物

長安如晝

本宮身邊趣多多

leidewen

極道狂龍

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