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不至,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身為秦國祖太后,賓客贈賵之眾,隨葬冥器之豐、送葬人數之多,幾若君王。靈柩很晚才駛出北門,等到逯杲、陸蟜出北門時,太陽已經中天。浩浩蕩蕩的隊伍繞過半個咸陽城,渡過仍然冰封的渭水,行向驪山西北的秦孝文王陵。
北方是幽暗之方,進車出城必從北門。而咸陽城方圓八十里,要去的秦孝文王陵在南方,這樣一繞整個行程就多了三十里。一百一十多里如果走的快,兩日可至,如果走的慢,那就要三日。渡過渭水後,逯杲和陸蟜高度戒備著,可惜的是除了眼前綿延十數里長的送葬隊伍、除了身後仍然呼嘯的北風,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太陽落山的時候,緊張了一天的陸蟜重重吐了口氣,道:“今日畢矣……”
“噤聲!”就在陸蟜說話間,逯杲似乎聽到馬蹄之音,他連忙出言喝止陸蟜說話。好在這馬蹄聲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近。幾個身著石甲的騎士跟著一輛戎車從隊伍的前方緩緩奔來,在逯杲的期盼間,車上的寺人喊道:“大王有令,前方五里宿營。大王有令,前方五里宿營……”
“哎!”連逯杲自己都哀嘆了一句,他以為是大王率著楚趙騎士再度奔來,沒想到是宿營的命令。“已行幾里?”逯杲微微轉身看先後方,暮色中看到了不遠處高大的咸陽城。
“不知幾里。”陸蟜沒有回頭,他只記得渡過渭水不過數里。“許四十里。”
“四十里,後日才至壙穴,大王明日必至也。”逯杲計算著行程,把希望放在了明天。可惜第二天一如前日,從早上到正午停步宿營,除了傳令的車騎,白茫茫雪原上什麼也沒有發生,倒是宿營後不知從哪裡跑出來一隻麋鹿。
逯杲和陸蟜驚異塬上有鹿,秦人對此毫無感覺。渭南多離宮,芷陽宮、萯陽宮、長陽宮、宜春宮,這些離宮全在渭南。這些離宮又多苑囿,漢武帝的上林苑便是以秦離宮、苑囿為基礎建成。渭南不說跑出來一隻鹿,便是跑出只老虎、狗熊,秦人也不會詫異。
“今日行五十里。”毫無波瀾的一天,臨睡的時候,陸蟜說了一句。
“明日至壙,大王必至也。”逯杲訕然應道,他有些恨自己沒有帶陸離鏡,不然能看到更遠的地方。他話說完還想再說什麼的時候,陸蟜已經響起了鼾聲。
第一次行四十里,第二日行五十里,第三日只走了三十里不到,就到了秦孝文王陵外的陵邑。在此歇息一日,第二天靈柩就要下葬。逯杲已經不再說明日,直接要陸蟜夜裡不睡。陵邑是王陵外供君王下葬、祭拜、守靈所建的小邑。君王住在邑內,其餘人多住在塬上。
“大王必至?”陸蟜素來對逯杲深信不疑,但這一次,他的判斷一直失靈。
“我等宿於陵邑之外,羋女公子也在陵邑之外,大王不至,後必悔之。”逯杲頭皮有些發硬。他對事情很少誤判,特別是接二連三的誤判。
“便再信你,今日不眠。”陸蟜點頭,兩人抱劍安坐,一夜未眠。等到天命寺人傳令諸人離邑至壙時,逯杲終於認輸道:“我誤矣!”
“來時三日,返時也許三日,何以大王不在返時……”陸蟜並不責怪,他說標準的譽士,時刻都戒備著,時刻都在戰場。
“不可能。”逯杲氣餒的搖頭。“來時以五服為序,人人皆有位次,返時無有也。隊長十數里,大王若來,如何知曉羋女公子身在何處?再則王陵在咸陽近側,偵騎行人甚多,大王若來,於何處避至我等返城?”
“許是大王路上延誤。”陸蟜猜測道。逯杲對他的問題不應,神色間已確定大王不可能在隊伍返城時出現。事實也如他所料,返城路上連續兩天都不見有什麼異常。
第三日一早氣溫驟冷,天色昏暗無比,行至渭水中午時,咸陽城已遙遙在望。不知怎麼的,陸蟜想起逯杲說了許多遍的話:“大王不至,後必悔之。”他長長嘆息一句,握劍的手終於鬆開了一下,而後再度握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