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極限,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造府各府還是用回此前那種汽機,此型收回。”熊荊再道。
仿瓦特蒸汽機事故不斷,那就只能用回紐卡門蒸汽機了。兩者的差別在於做功,也在於煤耗。一部仿瓦特蒸汽機做功是紐卡門的兩倍,煤耗卻是前者的三分之二。這是可以克服的困難,不過是多一臺蒸汽機,每天多消耗半噸煤而已。
現在造府大部分動機全都改成了蒸汽機,尤以水泥廠為最。水泥產量每年十萬噸,水泥生熟料都要磨製,四十萬噸生熟料需要一百五十部蒸汽機所帶動的鋼磨日夜不斷的磨粉,另外還有一百多部破碎機。換成紐卡門蒸汽機,煤耗一年將增加五萬多噸。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不換回原先的效能穩定的蒸汽機,裝置故障不斷耽誤生產,水泥供應不足,各國防線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這才大問題。淮南煤礦在側,用蒸汽機抽水、用蒸汽機灌風、用蒸汽機從地底吊煤,煤礦效率倍於以前。
工尹刀當然知道這其中的輕重,他帶熊荊來看蒸汽機也是想如此建議的。四國會商後,魏國、齊、趙三國都急需數十萬噸水泥增築城牆工事。按照他們的計劃測算,所需水泥竟要數百萬噸,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造府很謹慎的將生產規模增加了十五萬噸,三年內實現。
“硫磺幾何?”帶著遺憾離開工棚的熊荊問起了硫磺,諸人都看重粟特人帶來的汗血馬,他卻只看重粟特人運來的硫磺。
“胡人此次運來甚多,十數倍於前。”工尹刀道。
“幾噸?”熊荊心中一跳,直接問數量。如果有三、四噸的話……
“以胡商所報,有一點四五噸。”商隊已經入城,貨物清點後現已入庫。工尹刀回憶著臣下的彙報,說出了大致的數字。
“善。”硫磺比預想的要多,熊荊不免有些高興。這時他才想起昭黍剛才的彙報,巴克特里亞的使臣現在就要見自己,說是他帶來了什麼文明。
這種態度讓他不免厭惡。人不是各地的猴子變的,人是從非洲跑出來的,繁衍發展之所以不同,全在於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的差異造成了東西方的差異。只有進入了工業革命,西方才真正意義上的領先於全世界。造成這個原因的,只是地理。
地中海等於是大航海小的學,由大不列顛島、設得蘭群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日德蘭半島和西歐大陸環繞圍成的北海,則是大航海的中學。在這片海域維京人發明了等維度航行,造出了更耐受風浪的船型,這些經驗與地中海航海技術、傳統融合,產生了大航海需要的一切。
亞洲沒有因地理形成的航海學校,不但沒有,反而有一條‘大壑’,阻止未掌握調戧技術的舟楫東去。美洲與歐洲、亞洲的距離,以及美洲本身的地形,也決定歐洲便於發現美洲、移民美洲。從歐洲出發,順風橫渡大西洋只要二十七天,上岸多是富饒地帶,可輕而易舉的抵達五大湖區;亞洲就不同了,順風橫渡太平洋最少需要四個多月,上岸後看到的是落基山脈。
文明這樣宏大的問題不是熊荊所能瞭解的,從他所熟悉的大航海來看,正是東西方地理的差異造成了後世那種受制於人的結果。
至於亞歷山大軍隊與波斯軍隊的差異,與其說是軍事技術的差異,不如說是組織度上的差異。世人熟知在高加米拉戰役中,波斯皇帝大流士落荒而逃造成全軍崩潰,亞歷山大一戰滅亡波斯帝國。其實在高加米拉戰役前兩年的伊蘇斯戰役中,大流士同樣臨陣潰逃;再之前的格拉尼卡斯戰役,鏖戰中,波斯步兵忽然潰逃,剩下兩萬名希臘僱傭兵仍在堅守陣地。
武器、戰術確實重要,但使用武器、完成戰術的是人。士卒之間、將卒之間如果沒有一種信任,沒有深厚袍澤之情,作戰時你算計我、我提防你,都想自己跑在前面,別人留在後面,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是逢戰必輸。
回宮的路上,熊荊想起了希臘人,想起了毋忌描述的那些戰役。他並沒有把巴克特里亞使臣的那些話放在心上,他只是又一次明白這些道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