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趙營,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南方的郢都相比,井陘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與此後兩千多年每逢改朝換代天必大異相似,戰國末年的氣候也極為反常,大旱、大疫、蝗災、急寒、雪災、地震……,各種災害頻發。其中又以秦國為重災區,繼繼三年前那場持續數個月的大旱後,今年秦國又發地震。

秦後如果天災頻頻,皇帝必不敢大肆征伐,反而要下罪己詔謝罪於天。戰國時期的秦國還沒有編纂出一套蠱惑人心、受命於天的道統,天災還未直接與君王扯上關係。後方地震,前線仍舊攻伐不斷,甚至,為了儘早攻滅趙國,秦王趙政親赴距離井陘三百里的晉陽。

站在井陘秦營高處,荊軻一眼便看到營外兩軍交戰後留下的陣亡士卒,雪下了一夜,卻未掩蓋那些倒伏的屍骸,露出色彩各異的長襦和戈戟。無數烏鴉落在敞露的冰冷血肉上,它們用力地啄,每當有一塊肉、一顆眼珠掉落下來,鴉群就會激烈的搶奪,激起一片鴉鳴。

“趙軍已成強弩之末。”身上披著白色狐裘的燕丹就站在荊軻身側。前日大戰雖然未分勝負,但秦軍軍力雄厚,後續軍隊正源源不斷從晉陽開來。

“既如此,何不陣斬李牧?”荊軻收回目光,不解的看向燕丹。

“秦軍可敗趙軍,卻不能殺李牧。”燕丹道。“且趙軍勢弱,大可避戰。李牧、廉頗乃趙之雙臂,斷其一臂,趙當亡也。故而君之一刺非但關乎燕、衛兩國之存亡,亦關乎秦國一天下之望,望君慎之又慎。”

燕丹目光復雜的注視著荊軻。他數刺李牧而不得,太傅鞠武找來了田光,田光又找來了荊軻。荊軻並不氏荊,而是氏慶。慶氏出於齊,後入衛為衛國大夫。八年前五國合縱失敗,荊軻建議衛元君助其刺秦,衛元君不受,結果衛國為秦所吞,遷衛元君於野王。荊軻欲刺殺秦王之事也因此敗露,不得不改氏為荊,遊歷天下結交劍客。

一個原本打算刺秦之人,忽然間化敵為友,助紂為虐,這並非不可能。那天燕丹請求趙政允諾的另一件事就是答應衛國復國,最少是濮陽復國。荊軻如果是個忠義之臣,自當為此刺殺李牧,荊軻如果是個無義自利之人,重賞厚祿下,刺殺李牧也理所應當。

燕丹注視的目光最後飽含期翼。這個已過而立之年的男子沒有半分刺客的兇惡和猙獰,有的只是大夫卿士所獨有的溫和與儒雅,兇厲的斬鼎劍懸在他腰間,人與劍又是那麼的協調自然。若非田光推薦,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風度翩翩的人會是刺客。

燕丹的注視下,荊軻臉上一直帶著笑意,他覺得自己胸中有什麼東西堵著,這種東西好似滾燙的鐵水,要將他的腹髒燙傷、灼裂,但他必須堅持,堅持到刺殺成功的那一天。

“如此軻之家人還望太子足下……”荊軻提到家人時臉上方閃現出一絲悲慼。

“君之家人便是丹之家人。”燕丹鄭重的答應。“然為取信於趙人,君奔趙後當殺數人。”

“自當如此。”荊軻重重的點頭,這是刺殺必須付出的代價,他願意承受。“田兄之家人慾赴楚國,亦請太子足下使人送其入楚。”

荊軻離開咸陽的當日,被燕丹叮囑‘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洩’的田光自刎而死。這是燕丹心裡的一個疙瘩,荊軻提起田光的家人慾入楚,他言辭更加鄭重,道:“光之死,我之過也。其家人當世世受燕國之祿,豈能赴楚?”

“田兄之母畏寒,人皆言楚國冬暖,故欲入楚也。”荊軻揖道。“太子足下欲報田光,可待其母卒後使人接回燕國。”

“諾。”刺殺之事不可洩,因此凡是參與此事的,家眷都在咸陽為質。田光身死,他的家眷是否扣押在咸陽已經沒有價值了。按下此事,燕丹問道:“以君度之,此事何時可成?”

“三年可成。”荊軻之言讓燕丹驚訝,他問的是何時,荊軻說的卻是三年。

“不可。”燕丹連連搖頭。“秦王心切,三年方刺李牧,必怒也。”

“太子當知李牧乃武將,據聞婁煩之胡為其親衛,旁人不得近其十步。軻之劍術,必要十步,非距十步,刺不成也。”荊軻已是深揖。“軻身死無憾,只憂誤太子足下復國大事。”

“三年太久。”燕丹仍然搖頭,三年還是四年他是不在乎,但趙政非常在乎。楚國崛起,四國合盟,他現在急於滅趙。如果不搶在秦軍滅趙前刺殺李牧,因此亡趙,祖廟盟誓定將無效。“期年之後,不過十月,必殺李牧。”

秦歷以十月為歲首,等於說現在已經是秦王十六年,明年十月起才是秦王十七年,後年十月起是秦王十八年。而以關東諸國之歷,今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