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一章 中計,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北面而言,只要把住敖山餘脈缺口就能擋住來敵,於南面而言,敖山餘脈雖缺,但地勢仍要比南方高一些。另外敖倉以南還有一條運糧渠,從這裡可以貫通鴻溝。

熊荊還未登岸就看到了停在黃河邊的運糧舟楫和無助的舟人,登岸則看到成列成列的雙轅車,車上裝滿了麻袋,因為慌亂,有一段路上全是撒出的粟米。可讓他真正大開眼界的是餘脈南坡,往南望去,半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陶囷。陶囷東面,才是屋宇一般聳立的糧倉,這些糧倉遍及整個敖山之南,井然有序宛如郢都街市,一眼幾乎望不到頭。

“終於有糧了。”看著那些糧倉,熊荊重重舒了口氣。

“大王,我等有糧了!我等有糧了……”見熊荊站在缺口處,一些興奮計程車卒抱著陶囷奔了過來。環衛連忙將他們攔住,熊荊卻穿過環衛,走向興奮無比的他們。

“大王,這是秦人的新糧。”卒長既然是個軍官,自然知道陶囷是用來儲存新糧的。

農作物收穫後有後熟行為,需要透過呼吸作用才能完成。宛如小型客家圍屋的陶囷側面有氣孔,氣孔可以調節囷內溫度和溼度。完成後熟後,新糧才會倒入方倉之中。方倉就是陶囷東面的那些屋宇,楚國長期儲存的方倉一般是萬石一積,或是兩萬石一積,秦國最大的方倉有十萬石一積。

“這裡存糧幾何?”熊荊再一次看向山坡的糧倉,想知道這裡一共有多少粟米。

“臣不知也。”卒長道。糧倉遍及敖山之南,除了秦人,誰也不能一時間說出敖倉到底有多少糧,唯一能夠準確形容的詞,恐怕只能是粟如滄海。

“大、大王勇武!”熊荊問完話匆匆前行,走的時候卒長情不自禁喊了一句,看來彭宗玩的那套把戲已經向士卒裡傳播了。

“敖倉存糧幾何?”敖倉有嗇夫有官吏,從運糧渠攻入的楚軍佔領了渠旁護牆內的治粟吏府。裡面的官吏一個也沒他逃,似乎等著項燕的接收。

“稟將軍,敖倉有粟四千九百七十六萬石,菽七百三十九萬石、麥六百一十七萬石、黍兩百萬石。另有醬四百三十萬石、醯八十三萬石、酒三十萬石、藁五百餘萬束……”秦吏全都跪在地上,躬著身子。他們報上來的數字比知彼司給出的數字還要多,但想到新粟剛收,秦國三百萬戶一年產粟五、六億石,這裡的糧不過是秦國一年的積攢而已。

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積,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儲。耕與戰是秦國國策,秦國是否九年之儲不知道,但三年之畜肯定是有的。想到秦國有九個敖倉,本來興奮的諸將多少有些心灰意冷。

“本將要將這裡的糧秣全部運走。”項燕眼睛有些發紅,他才不管秦國有多少糧食,他只清楚這裡的糧食夠楚國整整吃一年。“至於你等,願者,可與本將至楚國,不願者,運完糧後願去哪國去哪國。”

項燕一說要把這裡的糧秣運走,秦吏們全身都發抖,為首的一個泣告道:“將軍萬萬不可運糧、萬萬不可運糧啊!我等家小全在秦國,若是運糧,皆死也。”

抽泣聲一片。秦國倉稟有獨負(單獨賠償)、共嘗(全體官吏一起賠償)制度,所以這些秦吏不敢跑,更不敢放火燒倉。楚國攻來,他們本以為只是吃吃拿拿,很快秦軍就會反攻敖倉將他們趕走。現在楚軍把糧秣全部運走,他們哪裡共嘗得起這麼多糧秣?

“看緊他們。此刻起,每個方倉都要有人看守。”項燕哼了一聲,甩袖而去。

依照作戰司的計劃,剛剛攻佔敖倉的楚軍便各司其職。最重要的是防禦,以防止秦軍反撲,在登岸之始,便有師旅往南、往西、往東搶佔要地。敖山東西長二三十里,雖有運糧渠為池,各師也還是在運糧渠之南錘下鐵樁,拉起重重疊疊、一丈多高的鐵絲網。

防禦之外是輸運。造府的人正在運糧渠碼頭安裝吊車,混凝府的人則開始澆築新的混凝土碼頭,以供更多的舟楫停靠。圃田澤那邊也沒有閒著,封人糾親自指揮工匠在澤內高處深挖地基。雖說建造的只是幹欄式建築,地基不過是些柱子,但他必須在五天內澆築好碼頭以及第一層樓面,騰放轉運過來的粟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