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妄為,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巴蜀以及黔中。秦國真要割讓南郡和南陽郡,等於整個南方都要失去。
只要楚軍西進的意圖不明顯,更確切的說只要武關還在,秦軍就會繼續南下,以奪回南陽郡和南郡,並解除漢中的威脅。隨師雖然沒有破武關,但破了荊紫關。荊紫關相當於武關的一半,只要溯丹水再行兩百里擊破竹林關,那武關也就無用了。
竹林關往北一百二十里,就是商邑(今丹鳳縣)。商邑是商鞅以前的封地,其在武關身後八十里。楚軍如果到了這裡,武關守與不守已沒有什麼必要。
而商邑是上洛(今商洛)商邑盆地的東南端,往西北走就是秦嶺。丹水出自秦嶺南面,霸水則出於秦嶺的北面。雖說上洛過去到藍田還有一個嶢關(今牧護關),但嶢關並非什麼險峻關塞。武關一下,接下來基本就是直趨藍田了。
侍從幫熊荊穿衣,他心中再無半點春夢的綺念。“當若何?”他問。
“臣……”懊惱是懊惱,可拔下荊紫關是既成事實。酈且是理智的人,既然已是事實,那就只能將錯就錯。“臣以為,既然如此,便只能一鼓作氣,再拔竹林關。
竹林關在荊紫關兩百里外,水道中段又近武關,武關水在此匯丹水也。若武關秦軍南下,扼守河口,或又阻塞水道,於我大不利。唯有一鼓作氣速速拔下商邑,方可罷兵。”
“混賬!”寺人端來的洗臉水太熱,熊荊燙的喝罵了一句。水燙,更多則是因為整個戰爭計劃都要因此而調整。“他成通……”
接受現成事實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無心洗漱的熊荊控制著自己坐了下來,開始冷靜考慮提前拔下荊紫關會造成那些影響,該如何補救。“從商密至商邑,水路需幾日?”他問道。
“如今丹水水滿,一旦設畢航標燈塔,日夜兼程只需一日半,只在白日行軍則需三日。”酈且答,說完他又道:“即便未設航標燈塔,從荊紫關攻拔竹林關再至商邑,三百五十里也不過五日。我軍騎兵已屏絕水路要道,武關秦軍知荊紫關失守,或在五日之後。
咸陽需等我軍拔下商邑,才知我軍已繞至武關腹背。等咸陽君命傳至李信軍中,或在八、九日後。此時秦軍已出崤塞,入韓地也。”
既成事實下,酈且力主順勢而為,因此把秦軍的反應時間說的很長。荊紫關到武關不過一百五十里,斥騎一天可至,斥候走山路兩天可至。秦軍有飛訊,雖然傳輸的訊息有些少,但武關失守如此大的事情,肯定會有特定的傳輸符號。
可以說,只要確認楚軍攻拔了荊紫關,咸陽一個時辰內就會立即知曉,最多在第二日做出決策,然後用飛訊命令秦軍轉向。整個過程只需要三天,不會超過四天。
飛訊的出現、哪怕是山寨版飛訊的出現,對戰爭帶來的影響也是革命性的。楚軍享受飛訊帶來的好處,也承受著飛訊帶來的惡果。
秦軍一旦轉向,情況就會變成秦楚兩軍的一次賽跑:秦軍從三川郡出發,西進救援咸陽。因為這幾天秦軍都是由北向南行軍,接到轉向命令時距離咸陽不可能超過八百里,最多也就是是七百多里。這段路程即便是陸路行軍,也不過十二、三天;
楚軍從商邑出發(前提是三、四日內,楚軍能夠前後夾擊,以殲滅駐守在武關的數萬秦軍),舟行百里到上洛,再從上洛北進,陸路行走一百五十里到藍田,期間還要擊破嶢關。
藍田是大戰之地,最少有二十萬秦軍會聚集在藍田以阻攔楚軍。擊潰這二十多萬秦軍,還要在秦軍舟師的威脅下於霸水、渭水上架起羊皮筏浮橋,再走一百五十里才能抵達咸陽城下。
商邑到上洛舟行百里只要一天;商洛到藍田一百五十里多是山路,行軍就要四天,加上破關,假設為五天;藍田再大戰一天;以火炮掩護工兵在霸水、渭水上架橋,一百五十里到咸陽需時三天。這就已經是十天了,然後用最後剩下的兩到三天拔下咸陽?
宛城幕府,估算完時間的熊荊看著鬥於雉、酈且、莊無地、淖信等人,道:“你等以為,此當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