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二章 身份,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爭以來,壽郢已經很久沒有視朝,然而當今天群臣進入正朝的時候,身著皮弁服的熊荊卻從闈門內走了出來。君王視朝,土揖庶姓,時揖異姓,天揖同姓,三揖之後群臣才一起揖向熊荊,齊聲道:“臣見過大王。”
“免禮!”熊荊緊繃著臉,昨夜與羋玹纏綿到半夜,最終在長姜的提醒下回了正寢,然後他一夜都沒睡好。旦明視朝,朏明時他才真正睡下,只睡了一、兩個時辰。
正朝一百多名朝臣,因為戰爭許多人不在,即便在正朝,也是他人暫代。環視朝臣後的熊荊清咳一聲,問道:“不佞許久不曾視朝,國中有何大事?”
諸敖不是在戰場就是在紀郢,壽郢這邊現在是由三閭大夫屈遂主持,他以外還有宋玉、孔謙兩位太傅。熊荊誰也不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返郢,必是有事而來。屈遂看了宋玉、孔謙一眼,出列道:“國中之事,乃太后一時失察,為胡人矇蔽,今已無事也。”
“矇蔽?”熊荊笑起,他憋了幾天的話已湧到了嗓子眼,可母后昨天夜裡的那番話又讓他猶豫,他不禁想到馬基亞維利曾在《君主論》裡說過:君王切不可讓人憎恨。
王廷之事確實不是朝廷、外人能夠非議的,但對年收入只有一金,甚至一金不到的庶民而言,一次就花費三萬七千金的王廷確實讓人憎恨。這種憎恨有的時候是因為生計不好,有的時候是因為命運不公,然而萬方有罪,罪在朕躬。
屈遂不知道熊荊嗓子眼湧到的是什麼,他繼續道:“奢靡之物已退於胡人,然庶民輿人多議也。今百姓僅能果腹,太后卻費巨金僅為一己之慾,此不仁也。”
“大王,臣以為王廷用度,確不該過奢。甲士戰於前,百姓勞於後,終其一生亦不見一金之蓄,聞太后費三萬七千金購胡人之奢物,當作何感想?”陳縣假臣陳惠諫言道。
“大王,今楚國之政,確多有不公也。”又一個人上前道,是左尹蒙正禽。“譽士可封一閭,然他人若何?同為甲士,非其不勇,乃其勇不為他人所見耳。勇而封閭,確有不公。”
“臣以為故郢之地,理當國人共有之!”鄒縣之臣孟昭進而說道。“聖人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上。’今我楚國有並諸侯、一天下之勢,臣請大王推恩以至四海,可王天下也。”
熊荊的憤慨之言就在嗓子眼,他本想大發雷霆,訓斥非議王廷的臣子,沒想到諸臣的言辭比他想象的更加惡劣。這使得他不怒反笑,笑容中他漸漸明白了諸臣的心理。
舊郢、南陽都是富饒之地,諸氏和譽士能封地封閭,他們毛也撈不到一根,顯然是眼紅了。見他們如此眼紅,熊荊原來的怒氣忽然就轉化成了得意。他們進諫的越多、抱怨的越深,他就笑的越發燦爛。
群臣不斷進諫,熊荊沒有說‘可’,也沒有說‘不可’,只是一直在笑。過了一會明白不對的他們停了下來。這時候熊荊還是沒說話,屈遂忍不住問:“臣等諫言,大王以為然否?”
“有功得賞,有罪受罰,自古如此。舊郢之地乃諸氏、譽士率軍所復,何以國人共有之?”熊荊反問。這話一出口群臣便滿是失望,諸氏和譽士得了好處,他們豈能沒有半點好處。
孟昭急道:“百姓耕種織紡,繳稅納賦,彼等確未披甲而戰,然諸氏、譽士所食所穿,皆是百姓所產,此非功否?”
“奴隸也耕種納賦,然主人所得,何以分奴隸一杯羹?”熊荊冷笑,言辭惡劣之極。
“何謂?!”孟昭驚駭,群臣也驚駭,他們不敢相信大王將百姓比作奴隸。
“不佞言:‘奴隸也耕種納賦,然主人所得,何以分奴隸一杯羹?’”熊荊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而後迎視著所有人的目光。有些話本不應該說的這麼直白,可怒氣在他心中迴盪數日之久,他必須使一些人明白自己的身份。
“嗚呼!大王不仁,何以王天下……”孟昭最先嗚呼,然後就被正朝內的吵雜淹沒。確切的說,熊荊言辭太過,與諸臣的三觀不合,也與朝廷宣傳已久的論調不符。
正朝亂哄哄了好久才逐漸平息下去,每個人看熊荊的目光都是不同。蒙正禽直接問道:“大王以為,臣為奴隸否?”
“你?”熊荊嘴角冷笑仍在。他話出口之前知道這些人會炸鍋,他就是要這些人炸鍋。他骨子裡自始至終都認定:武力才是統治的根本,而非其他。
但不是說,認定武力是統治根本以後,就不能用仁義、用法律、用民族、用宗教……,諸如此類的理論統戰被征服者,以使他們產生一種錯覺: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