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獨對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召平陽君。”建信君剛剛離寢,靈袂又召平陽君。
與平原君一樣,平陽君的爵位也是世代繼承。然而有其父必有其子,平陽君趙恆也是個沉默寡言之人,平時議事便很少說話,家中門客主要是父親趙豹的舊人,自己很少招募門客劍士。
但畢竟是趙國望族,長平戰前趙豹更力勸趙孝成王不要受韓上黨之地,此事傳至井巷,父子私下被趙人視為睿智之臣,這樣的臣子靈袂自然要召之議事。平陽君趙恆年紀比平原君趙營還要大個十歲,輩份又尊,他入堂時靈袂已起身相迎。
“今楚王只遣舟楫而不發兵,我趙國……”靈袂究竟是個女人,她善於察言觀色,卻不知縱橫開闔,忐忑的她見到趙恆忽然哭了起來。
“太后勿憂、太后勿憂。”心無旁騖正思量門客之言的趙恆連忙相勸,他直接道:“吾聞楚國之政,已非往常,諸事決於正朝而非決於楚王。今楚王遣舟楫而來,當是遍說群臣,方朝決而成。不然,楚人正攻伐漢中巴蜀,何以救我?
吾思之,今之趙國唯有退入楚國,他日再行復國,方可行也。然燕代之地絕不可棄,遣平原君至燕代,不善也。”
“那當遣何人至燕代?”靈袂抹乾眼淚問道。
“若為趙國計,當遣趙嘉。”趙恆說了一個刺耳的名字,讓靈袂神色一怔。
燕代不足以守,國都遷至燕代,以秦國滅趙之心,肯定會大舉攻伐燕代。邯鄲這次是走運,楚國在黃河未冰封前遣來舟楫,遷都燕代肯定不會有這樣的運氣,且薊城南面的治水(永定河)不比黃河,很容易就被阻塞。
雞蛋要放在兩個籃子裡。燕代如果沒了,還有遷入楚國的這支,楚國如果發生意外,還有遷至燕代的趙嘉。只是趙遷的王位正是從趙嘉手裡奪來的,靈袂一怔之後問道:“趙嘉年幼,又未歷經戰事,趙崇可乎?”
趙崇是庶王子,年長,趙恆聞之搖頭:“不可。趙崇雖長,然其性怯。且李牧之死,其子多有怨言,李牧生前重趙嘉而不重趙崇,若遣趙崇,恐不相合也。”
“尚若、尚若……”靈袂兩個尚若也沒有把話說出來,趙嘉一直留在邯鄲,甚至連楚國索要都沒有讓他去楚國。派他去燕代,他日他自立為王怎麼辦?
靈袂的心思,趙恆洞如燭火,他再勸道:“太后遣趙嘉至燕代,乃太后行仁義之舉也。他日若趙嘉自立,趙人必然不服,此其一也。
今之天下,楚秦爭霸。楚國所仗何者也?鉅鐵之甲、矛陣之利、戰舟之堅、火炮之強,無此四者,楚軍何以敗秦軍、入關中、拔咸陽?他日楚國為天下之霸,諸侯莫不仰視,楚國之意便是天下之意,楚國之心便是天下人之心。太后入楚,乃居於天下之中,何懼天下之末?他日入楚趙軍亦有火炮,趙嘉何以為戰?此其二也。
吾聞楚王乃魁梧奇偉之男子,其入秦國奪秦王良人以為妻,當不好男風也。太后春秋鼎盛,貌美傾城,趙嘉不過一陋公子。三人同處一室,楚王親太后還是親趙嘉,必當是親太后。太后若能得楚王之助,何愁趙嘉自立?楚軍海舟可送趙軍至燕地,燕代之地何守?此其三也。”
趙恆連說三條理由,最後那條如果不是獨對是萬萬不能說出來的。他說的時候靈袂臉上一紅,更不自覺用纖指撫了一下自己的嫩臉。天下大勢她不懂,可天下男人她卻是懂的。且那楚王據說還未加冠,這樣未經人事的年青男子只要有機會,食髓知味後,必將拜倒在她的褥裙之下。
想到自己要去勾引一個未加冠的男子,靈袂的臉開始發燙,但她並不避諱這種事情。趙女‘設形容,揄長袂,遊媚富貴’,這是常態。燕趙胡風盛行,女子與牛羊的差別是前者食粟而後者吃草。女子若不能遊媚富貴,平生必和牛馬無異,哪怕成為一家之婦日日辛勞,有客至時依然要侍奉待寢,如同家妓。
趙恆言其三的原因也是希望靈袂到了楚國能夠設法得楚王寵幸,以此為趙國謀利。他不是沒有建信君那樣的擔憂,他是認為這種擔憂無用,楚國取代秦國成為天下霸主已成必然。
據說楚王幼年為盜賊所擒時曾言: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趙國現在就是一塊魚肉,入楚不能復國,那不入楚就能復國?真正的謀國之策還是要討楚王的歡心,以獲得復國的允諾和支援,而不是一味的迴避楚國將成天下之霸的現實。
“唉。”靈袂輕嘆了一聲。“賤妾已老,據聞那羋女公子沉魚落雁,賤妾焉能得楚王之幸?”
“太后謬矣。”趙恆以一種非常嚴肅的神情說話。“此事不僅關乎大王之王位,亦關乎他日趙國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