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拿下,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午之時,王宮路門的路鼓再一次被人敲響,鼓聲迴盪在只剩下高臺帳篷的王宮,不但把隔牆苑囿裡的鳥獸驚得狂躁不安,也把日日垂淚、昏昏睡著的趙妃驚醒。身為太后,她不得不匆匆來到正寢,讓人奇怪的是,令尹成介居然未至。
“何人擊鼓,所謂何事?”毒辣的太陽下,登階升堂不見令尹的趙妃只好親自過問。
“何人擊鼓,所謂何事?”儐者轉述著趙妃話語,一直傳到不遠處的路門。
“稟太后,譽士無罪而誅縣吏,其殺人盈城,血流漂杵!”左尹蒙正禽、師校祭酒孔謙、鄒縣國人孟昭、銍縣國人魏狄等人齊聲揖告,他們身後是近千名身穿黑衣的師校士子,手裡全高舉著一份視日書。
對縣吏奸人的處決是全國範圍的,執行者是譽士以及其譽士指揮的甲士。有些縣邑偏遠還未得知,有些縣邑離得近,訊息第二日上午就傳到郢都。囚禁縣吏、奸人大臣們早有耳聞,但一直不知道是遷還是殺,今日傳來盡屠的訊息。
大臣多數姓羋,殺縣吏與他們無赦,唯有左尹蒙正禽、魯地大臣、各縣國人以及師校士子聞訊痛心疾首。尤其是師校士子多數義憤填胸,是他們第一個前往左尹府遞交視日書,正在左尹府細究此時的孔謙、孟昭等人見此隨即請府尹蒙正禽一起前往王宮擊鼓鳴冤。
前一次路鼓被敲破還是使錢買簡之事,這一次路鼓被敲卻是譽士殺吏、血流漂杵,不熟政務的趙妃聞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茫然問道:“譽士為何要殺縣吏?”
“稟太后,臣亦不知。”蒙正禽大憤道,“自我楚國有譽士以來,譽士少有濫殺,今各縣各邑縣吏皆屠,此當是令尹府之命。請太后急召令尹,一問究竟。”
“請太后急召令尹,一問究竟。網”蒙正禽說完,臺下近千名士子跟著呼喊,聲音直震王宮。
“尹公,蒙正禽等人擊路鼓也。”茅門內右側的大司馬府,安坐於席的令尹成介正在假寐。下達拿到屠殺令前,他就清楚會有怎樣的後果,可他不但不懼,反而有一種復仇的快感。
縣吏和姦人是什麼玩意他很當然清楚,這是君王削弱打壓貴族的力量。若無縣吏,君王怎將貴族的封邑納入王廷的管轄?當年莊王打壓若敖氏,除了故意慫恿蒍氏在朝堂與若敖氏互鬥外,還以王命派了大批縣吏進入若敖氏管轄的縣邑,同時收買奸人,打探若敖氏內部的訊息。他三年不鳴,並非三年毫無作為。
而今,國內幾次動亂,大王終於準允恢復舊制。既然恢復舊制,縣吏奸人自要全部殺盡。以後,大王治下只有郢都一城或數城,郢都之外的縣邑皆有貴族承包管轄。大王不再是周人的王,而是楚人的敖。國事,召縣邑齊聚商議之政令,經縣邑許可方實行之稅賦,不再是庶民交由郢都大府,而由縣邑貢於王廷令尹,得大王首肯,各縣邑以甲士多寡而推選……,這便是武王設縣之前的楚國,這也是真正的楚國!
假寐的成介眼皮滑動,毫無睡意,想著想著,他的呼吸更變得急促。
“尹公,太后急召息公至正寢。”成墨剛才彙報之後就退走了,現在謁者持召節而來,他不得不再來揖告。
“太后?”成介癟癟嘴,“大王不在宮中,王后憑何召我?此乃趙國?此乃齊國?此乃秦國?”成介連問三國,這三國都曾經母雞司晨,太后主政,為楚人所恥笑。
“尹公……”成墨知道成介的脾氣,他只是礙於告狀者的聲勢,覺得這件事應該息事寧人。
“告之太后,本尹軍務繁忙,無暇至正寢。”成介打了哈欠,又揮了下袖子,把成墨打發了。他把成墨打發了,成墨就把謁者打發了。
持節三節相召而不至,謁者氣餒回正寢相告,他話還沒有說完孟昭就搶先罵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令尹藐視太后,無禮之極,臣請太后至令尹府問罪。”
“臣請太后至令尹府問罪。”孟昭說罷,餘人立即附和,臺下計程車卒也高聲呼應。
“去令尹府!”趙妃並非膽怯之人,蒙正禽等人遞交的視日書又極為駭人,全國縣邑的縣吏皆被令尹下令殺盡,以後兒子還怎麼治國?既然召令尹不至,那她就要親去令尹府一問究竟。
路門以內是寢宮,以外是朝堂。在大臣士子的簇擁下,趙妃疾行至令尹府。沒想到令尹府早就設了戒備,一排排甲士持矛而立,將府門圍了個水洩不通。善辯的成瑜立在那裡,見到趙妃便揖道:“請太后贖罪,令尹正忙於軍務,不能相見。”
“何種軍務如此忙碌?”趙妃早就不悅,“請令尹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