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九章 愚計,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人一旦激動,九頭牛也拉不回。對其訴諸利害是無用的,只能順著他的性子慢慢勸解,讓他慢慢冷靜。可惜,接連的勝利下,沒有一個楚人能夠冷靜,原先贊成撤至江東的人也漸漸覺得可以憑藉大梁以及魏境長城固守淮上。

然而在熊荊眼裡,淮上卻是無險可守的平原,大梁只是守住了主幹道,魏國緊挨著秦國東郡的大宋郡,流經陶邑今定陶的荷水拐向南面,與泗水在靠近楚魏邊境的魯地交匯,泗水直通彭城,又經下邳流入淮水。

這是大梁控制外的一條河流,順著它秦軍可以威脅彭城。即便這條河流也被楚軍控制,大梁以東到大野澤今鉅野北這一段、大約四百里無險可守。大梁以西同如此,魏長城外與韓國交界的上蔡郡一樣無險可守。

如果秦軍以陸路由魏國的上蔡郡、大宋郡分左右兩路推進,那大梁、陳縣、項縣的防守將毫無意義,它們將被孤立在戰場北面。熊荊很不解項燕為何不明白這個道理,難道因為封在了項縣他就要戰死在項縣嗎?

夜色已深,熊荊按下急召項燕的衝動,繼續和酈且討論軍務,待第二天睡醒,他才派人持節召見項燕,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稟告大王,宗廟陵寢皆在項,故臣不願至江東。”正寢內,項燕如實相告。

“項城可以守住?”熊荊沒有直接反對,而是換了一個角度相問。

“不可。”項燕搖頭,但他又道:“雖不可,若秦軍要拔項城,當死二十萬。”

“二十萬於秦國而言,不過九牛一毛。”熊荊嘆道。“或許,這二十萬並非秦人,乃是魏人,或是趙人、齊人。秦國倍於我,士卒多餘我,我軍死一人,秦軍當死十人,項卿以為在淮上與秦決戰,交換之比可達一比十?”

“大王,未戰而退,恥也。臣可退,士卒不退,奈何?”項燕很自然的提起了楚軍士卒。“國人盡遷江東,非無田無產者,不願也。士卒皆聞江東瘴癘之鄉,彼等與其退守江東,不如與秦軍一戰,死則死矣,寧可死國。”

“江東怎是瘴癘之鄉?”熊荊失笑,但想到陳縣就被中原認為是夷夏之交,又有些無語。

“臣聞大王欲率郢師由海路攻伐臨淄,海雖兇險,然郢師初勝,士氣大漲,無不可也。”項燕再道。“越海兩千裡攻臨淄之師,卻要未戰而退至江東,大王以為常否?”

項燕的反問讓熊荊神情一怔。這確實是個問題,一支能越海兩千裡進攻敵國國都的軍隊,豈能未戰而退至千里之外?

楚軍絕不是孫子兵法裡所說的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的那種軍隊。吳起曾說過,對付楚軍要襲亂其屯,先奪其氣,輕進速退,弊而勞之,勿與戰爭,其軍可敗。

氣是很關鍵的。有氣的楚軍,沒氣的楚軍完全是兩種表現。有氣,千里躍進,以一當十沒氣,那便全軍皆驚,士無戰心、卒無鬥志。

“項卿何以教不佞?”熊荊忍不住苦笑。他的子民只會狂飆突進,絕不會未戰而退。他苦思數年的江東、嶺南計劃算是白瞎了。

“臣亦知當退至江東,然”項燕也如熊荊那般苦笑。“為今之計,不如以攻為守,與趙國一南一北牽制秦軍,如此天下格局不變。”

“趙人不安好心。我若攻秦,秦人攻我,趙人必不救我。”熊荊道。項燕不止一次提出這個想法,但都被諸敖否決。

“然我有舟師之利。”項燕再道。“秦若伐我,不可得也。”

“粟米如何?”熊荊只得說起粟米。“秦若吞魏,由上蔡郡、大宋郡攻我,淮上諸縣皆為戰場,軍民何以食?”

“大王謬也。”項燕道。“與其他日傾全國之兵和秦人於淮上決一死戰,一分勝負,不如今日令秦人再伐我,以使淮上庶民退至江東,日後在江東再與秦人戰。如此趙國亡國可緩,秦人滅趙最少兩伐,多則三伐,與我有利也。”

“啊?!”熊荊吃驚的看著項燕,他今日才知道項燕竟然是這樣想的。

“此臣之計也。臣愚,僅有此計。”項燕對著熊荊揖了一記,語態平靜。

“再無他計?就不能、就不能全軍而退?”熊荊猶豫了半響,才再次開口。

“楚人勁悍決烈,若只為己,寧死不退。”項燕道。

“就不能勸誡嚴令?”熊荊不死心,又問。

“楚人桀驁不馴,強令其退,雖大王亦不能。”項燕再道。

“這”項燕說的很對,可正是因為說的很對,讓熊荊有些氣惱。他雖是楚國之王,也未必有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愛,總裁壞到剛剛好

妖千千

寂寞吸血姬

南方網

女beta的星際悠閒生活

哈密瓜的夏天

王者歸都

趙成風夏冰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