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入宮3,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任何異質組織。一旦存在,屁苠們開了眼界,知道還有另外一個別樣世界,心中就會嚮往,結果這個異質組織將像毒刺一樣使整個郡縣組織迅速潰爛。
當然,容許有長期和短期之分,短期自然可以容忍,可問題是楚國前面還有韓魏兩國。以韓魏目前的親秦程度,很可能會被秦國不費一兵一卒吞併掉。在吞併韓魏之前,秦國自然要承諾一大堆好處,容許韓王、魏王保留一小塊自己的封地是很有可能的。但這樣大方的承諾,一旦誘使韓魏開啟都城大門,迎秦軍入城就會立刻失效。
楚趙齊燕四國可以眼睜睜看著,一旦秦國對韓魏如此,就會絕了妥協的心思。不過這仍然要知彼司的努力,秦國的陰謀才能廣為人知。
“其二,令尹由諸卿、譽士於外朝公選,得甲士多者為勝。一旦選定,即便有人使詐,也得服輸,日後令尹之命猶如王命,敬受而速行之。”熊荊再說第二條。
“大王,此不公也。”諸尹裡巨陽之尹彭鬣說道。
“有何不公?”熊荊氣勢忽然提了起來,服輸是最最重要的。“他日陣戰時敵軍使詐,你誤算之後,輸了便是輸了,難道你還能重打一次?”
彭鬣被熊荊駁的啞口無言,熊荊又道:“並非容許使詐,而是律法之外的詐術無法禁止,只能像使錢買簡那般,商議出辦法下次禁止。本次誤算若在律法之外,你只能認輸。”
熊荊說完此條看著諸尹問道:“知否?”
“臣等……”諸尹們很不整齊的聲音,他們還在考慮此條的得失。“……知矣。”
“其三,如非天災,縣邑若因你等導致可戰之卒短少過甚,或在陣戰時士卒一觸即潰,或是無糧輸運,那便取消承包資格,由善治有功之氏族接手。”熊荊接著說第三條。
“其四,縣邑未經允許不可擅自變法,”熊荊再道。他一提變法,一些人眼裡的熱切就黯淡了下去這些遭天刀的,為臣的時候死命阻止郢都變法,一旦自己做主了,腦子裡想的全是變法。“且譽士、甲士之權不可侵犯,餘者……”熊荊吐了口氣,道:“……不論。”
沉默了好半響,見熊荊確實說完了,尹公們四目相對,大大地鬆了口氣。除了第三條比較危險外,餘者對,還有一個譽士,其餘毫無難度。
“敢問大王,承包之縣邑之譽士如何?”成介最急,息縣是有譽士的,因為譽士效忠於大王,他一直笑臉相迎,心底戒備。
“譽士封於閭。”熊荊道。“不封者年奉一百五十石。”
全國有九百多個黨,一萬八千多個閭,而今譽士差不多也是一萬八千人,恰好可以封滿。可為了以最快速度解決老公族問題,四十多個縣邑只能承包給老公族。如此,譽士約莫要多出了六七千人。這些只能養著,包括以後產生的譽士也只能養著。好在縣吏不要再養,預計養縣吏的那筆錢可以拿來養譽士,年奉一百五十石,可以養兩萬人。
“甲士如何?”年奉一百五十石並不多,成介之外,諸尹齊齊點頭。
“甲士不可任意增稅勞役。”熊荊道,“若增鹽鐵諸稅,需將甲士所增納之稅返之。甲士不得侮辱,子女可免費入學……,諸事冊中皆有。”
“敢問大王貢賦如何?”成介追問細節,蔡文一開口就提了一件大事:貢賦。而且問得很巧妙,貢賦的意思就是本縣之內的一切收益與郢都無關,唯一要孝敬郢都大王的就是貢賦,這是分封的提法,不是封君的提法。
“戶賦歸於郢都,餘者歸於縣邑。”熊荊笑看著他。
“啊。”諸尹又是一陣壓抑不住的驚呼。戶賦是什麼?戶賦只是芻藁之物,這類似以前楚國進攻給周天子的包茅之貢,完全是象徵性的。但一會他們就不驚訝了,眼下郢都僅僅憑造府的收益,一年恐怕就有十萬金。
“這這這……”絕大多數人高興,大別山冥厄三關守將穆忻卻憂慮起來,大王這架勢顯然是不想管郢都以外的地方了。“那冥厄三關如何?”
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賺錢,總有賠錢貨要靠接濟,弋菟看著他道:“冥厄三關由外朝和大司馬府商議定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