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刀俎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果說咸陽的壽陵君是在等待秦王的最終審判,那麼,人在臨淄的屈光便是在極力逃亡,以免淪落到壽陵君那樣的境地。網只是,欲向齊人清楚的介紹楚國令尹遴選制度的他怎麼樣解釋也難以被齊人、尤其是齊王理解。在齊王看來,楚國這是發生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親秦的大臣篡奪了王權,致使楚國不再與齊國交好,最要命的是此事會切斷齊國鉅甲鉅刃的供應。
本就不願與楚國姻盟的齊相後勝建議齊王立刻與楚國斷交,加入秦國的合縱而親楚的田假、即墨大夫田合等人則勸齊王速速發兵楚國,助楚王奪回王權。面對雙方風牛馬不相及的反應,屈光怎麼解釋也解釋不通。時至戰國,權力交接不流血已是不可思議,何況是一國之權。
當日齊王拂袖,差一點就把他趕出臨淄,這一日,他終於找到一次機會,在稷下學宮祭酒淳于越的陪同下於安靜的燕朝向齊王細訴此事。這一次,齊王似乎懂了。
“屈卿,單以甲士數目而定勝負,若是有一方悔之……”那一日齊王建其實是氣的,他覺得楚人出爾反爾,今天他才冷靜地坐了下來。與齊宣文時期一樣,齊國依然需要拉攏楚國,只是因為歷史原因,楚國曆來親秦,這次好不容易出了個親齊的楚王,自然要好好珍惜。
“稟大王,寡君曾言,只要不違當下律法,勝者哪怕作弊,負者也要願賭服輸。”屈光一直在齊國,國內的事情只能透過令尹府遞送的檔案得知。“遴選猶如兵事,陣戰時敵軍使詐,誤算之後,輸了便是輸了,不可死人復生重打一次。”
“那屈卿所言倒府又作何解?”田健聽得微微點頭,他明白這個道理,很多事是無法挽回的。
“遴選以甲士之數多者為勝,勝出者為令尹,握有我楚國全權。既是令尹,自然可以自己之意建府。此府非實際之府,乃指除王宮以外的國中各官。如大司馬府尹、左右司馬、太宰、司徒、司會、莠尹、藍尹等職,皆可是其親信。然若彼等違律謀私、又或遴選之諾無法兌現,便要倒府,再遴選一次令尹。
息公之所以為令尹,乃是國中大臣尹公以為他為令尹能與秦國言和。秦國乃虎狼之國,豈會與我言和?故臣以為,數月之後,息公便將倒府,楚秦必將再戰。”
“哦。”田健看向陪坐的田假,田假正對他點頭。“貴國息公難道不知秦國無信?他若不知,楚王當知啊,楚王為何……”
“稟大王,有謂將欲取之,必先與之。尚如寡君不予息公令尹之權,楚秦再戰,彼等又要如此前那般暗中與秦人二五耦。彼時乃是戰時,秦王之諾難分真假,若息公等人信之,楚國必受其禍。故而我國寡君以為,不如先准予彼等與秦人議和,秦人無信之後我楚國方能齊心協力,一致對敵。”
“善。”田健擊節讚道,“楚王勝寡人也。”
“寡君年幼,豈能勝大王。”屈光見齊王擊節,心中懸著的石頭方落地。他趁機又道:“我國寡君仍言,他日楚秦交戰,若大王能出兵十萬助我楚國,下邳以北之地可予齊國。”
“咳咳……”田健一陣的咳嗽,旁邊的田假連忙舉爵:“楚王賢明,臣請為楚王賀。”
“然也,當為楚王賀。”擺脫尷尬的田健連忙舉爵痛飲,屈光與淳于越對視一眼,無奈間也只能舉爵相賀。
飲畢,淳于越道:“大王,臣有一事容稟。”
“言。”田健最不想面對的話題就是出兵抗秦,其他的事情皆可言。
“臣觀楚國遴選令尹之舉,覺此乃大善之舉。”國相後勝不在,故淳于越可大膽進言。“以兵甲之數相競,可備我齊國甲兵,以遴選之策任命相邦,可使其相互攻訐,以行強國利民之策。如此大王也無憂也,宮、國分離,任臣子相爭相權而非君權,國可萬世也。”
“哦。真能如此?”田健其他不管,最在意國可萬世四字。田氏篡權而王,上臺之後國策與此前截然相反:呂氏治國用賢,田氏治國用親。呂氏不重宗族血緣,田氏最重同姓同宗。所作這一切都是為了延續王位。
“臣以為可也。”淳于越揖道。“相權君授,無君則國人不服也。為求國人臣服,任何人為相皆要尊君,尊君則國可萬世。”
“王兄,臣也以為此事可行。”田假也不忿後勝專權。“如此國相若行害國之舉,當可倒府另立國相,且大王垂拱而治,相之過不涉君王,此大善也。”
話題已然轉移,楚國的制度是否可移植到齊國,屈光不知,他現在慶幸的是齊王已經明白楚國的親秦行為只是一時的、短暫的。無信的秦國必會拒絕息公等人議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