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令尹,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紫金山造船廠慶祝兩艘海舟順利下水,郢都大廷,一場別開生面的選舉正在進行。息縣之尹成介與現任令尹的淖狡安坐在茅門之外,身前的箱子裡投入一塊又一份木牘。每一塊木牘投入,投票之人都會念出一個數字,如:西陽五千甲,而後儐者將跟著高唱一句,表明這五千甲士投給了誰。
此時的大廷之上除了魯地的代表,再也沒有那些充作門面的國人,不是縣公邑尹們自己就是他們的親信,還有則是宋地吳地譽士代表。沒有什麼廢話和承諾,有的只是甲士數量的比拼。
“苦縣八千甲投淖狡。”儐者心裡希望淖狡勝出,每當有木牘投入淖狡箱中,他們的聲音就喊的特別大,反之則平平庸庸,好像沒吃飽飯。
“苦縣亦有八千甲?”大廷上一干尹公聞聲連連搖頭,眼下這局勢對成介有些不妙。譽士掌握了宋代和吳地,越地很可能也會投向淖狡,僅靠淮上、淮水一線的縣邑,還有淮南縣邑幾乎很難獲得勝利。
“蔡公,這當如何是好?”寢縣縣公沈尹義拉長著臉竄到蔡文面前。
“勿急,還有魯地之甲士。”蔡文眨巴著眼睛,看向魯地的代表孔謙、孟昭等人。
“魯地會投票於我等?前月吳宣才被……”沈尹義不解道。承包告廟的當日,老公族裡就有人威脅吳起的後人吳宣,說要與他決一死戰,吳宣害怕,逃到魯地去了。
“小小吳宣有何大礙?”蔡文說話仍然漏風。“魯人與秦人戰否?不戰,自然要投甲士於我。”
昃離已經入秦,但楚國國內仍是兩種聲音,除了期望楚秦兩國因此罷戰議和的人外,以令尹淖狡為代表的王黨仍然認為秦人必會無信,楚秦之戰無可避免。若不是那日外朝諸多國人認為應該死馬當活馬醫,他們絕不同意昃離入秦。網
延續著昃離是否入秦的紛爭,擔心淖狡會單方面挑起楚秦戰事的縣公邑尹們不得不推出一個人來競選令尹。熊荊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他已經承諾過日後楚國令尹將是各縣邑憑甲士選舉而非由他任命,大府和令尹府之間也已結束了財產分割,令尹的權責也極為明晰。
“壽陵兩千甲投成介。”成介和淖狡的甲士數目交替上升,只是因為宋地皆投淖狡,成介比淖狡少了三萬多甲。因老公族做抱而或赦免的壽陵君大大咧咧把手中寫有兩千甲士的木牘投給成介後,又返身向縣公邑尹們揖禮,被壓抑的氣氛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
“壽陵君怎會有兩千甲士?”不少人在低語,壽陵只是郢都南面的小邑,兩千甲士不可思議。
“我家主君喪盡家財召了私卒,足有一千五百人。”狐疑聲中,壽陵君的家宰站出來闢謠,頓時惹得眾人一片讚譽。
“私卒非錢可矣,敢問壽陵君有糧否?”甲士標準後來又增加了一個,那便是出兵的縣邑必須保證甲士一年十二個月的糧秣。私卒召來容易,但以楚國當下一百五十前的粟價,供應一年的糧秣實屬不易。
“我家主君已於魏國購糧五萬石,糧已至彭城。大司馬府可前往查證。”家宰很驕傲的宣佈,魏國二字讀音極重。魏國已是敵國,能從魏國買來糧食,確實是了不起的本事。
“大司馬府會去訊彭城查證。”問話的人是大司馬府傅籍司的小吏,聞言聲音便小了下來。
“隨縣兩萬五千甲投成介。”壽陵君之後,隨縣縣尹穆伯尋走了上來。隨縣是大縣,可兩萬五千名甲士還是讓在場之人震動,但穆伯尋什麼也沒說,投完票就急急下場,
“西陵五千甲士投成介。網”靠著大別山以西的縣邑,成介落後的數字終於一點點拉了上來。這時候熊荊已經在回程的路上,他已經看過了船帆,大體上的滿意的。
“荊兒你是真信那些老公族?”砸瓶的時候讓趙妃小小激動了一下,她自覺得做了一件留名青史的事情,那是楚國第一艘海舟,這艘海舟過幾年說不定能尋回東洲三谷。
“誰做令尹都是這麼一盤棋。”熊荊笑道。“如此,朝堂爭鬥就不涉及大王了,他們要權力自會去爭令尹之位。”
“倒也是。”趙妃禁不住點頭,她點著點著又想起來郢都日久的趙國使臣,一時間說不出話來:若是讓息縣縣邑成介做了令尹,趙國可就救不成了。
“母后勿要擔心趙國。”熊荊知道趙妃的擔心。“以孩兒所見,秦軍必然伐我楚國。下月便是八月,八月秦軍便不再攻伐趙國。”
“唉。”秦國不是伐自己的母國,就是伐兒子的楚國,趙妃不得不太息了一聲,嘆道:“若是當年王兄沒有命趙括為將,秦國也不會如此猖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