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稷邑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鉅甲雪亮,車行急急,渡過淮水之後熊荊便速速朝稷邑進發,四個時辰走了六十多里,中午於路邊驛站休息餵馬時,已經再一次渡過淮水,來到橫‘己’字的左下。網
稷邑算是一個盆地,其南面是曲折高聳的大復山(桐柏山),淮水從復邑流出,而後沿著山腳往東蜿蜒流淌;最西面的月水從北面山嶺南下,在驛站西面五里匯入淮水;另一條不知名的溪水也從北面流來,就在驛站前方數里匯入淮水;而源出馬谷、往東流淌的五里水,出谷之後亦拐彎往南,在橫‘己’的左上角匯入淮水。
一橫而三豎,這是稷邑盆地的河流走向,稷邑就在月水入淮處北面十五里,且位於月水之西——前歲,項燕率領的楚軍佔領過稷邑,對這裡的地形河流極為熟悉。
按照項燕的回憶,這個盆地有東南西北共有四個出口:其一自然是東面的來路,其二是西面復邑至南陽盆地的穀道,其三是南面復邑穀道出谷,往南有一條小徑,可以通往大復山以南的唐縣,這條路當年楚軍走過;其四就是北面,五里水匯入淮水的河谷。逆水而上可行往馬谷東面的谷口,楚秦兩軍曾在河谷裡小規模交戰。
這四條路都是敵我皆知的道路,所以四條路都是死路。秦人為了捕獲自己必然會在這四條路上佈置重兵,有騎兵也是無用。這一次會盟,熊荊帶的全是騎兵,其原因在於他不想任何士卒為自己墊背,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至於馬鐙的秘密,他已經顧不上了。
起先他是想帶一千五百名騎兵入境,後來秦人要求隨從不可超過五百人,於是只能削減人數,最終入境的只有四百零七人。他以外,還有左右二史、正僕長姜、兩名儐者、壽陵君六人不是甲士。人以外,還有四十輛四輪馬車,加上拉車的挽馬在內一共五百七十匹馬。
淮水西岸的驛館,熊荊並未下車,他一直盯著稷邑地圖發愣,打算從中找到一條生路。以大司馬府地理人員的判斷,稷邑盆地如果存在第五條路的話,只能是月水、或者驛站旁淮水北面那條不知名溪水,溯水一直北上或許能找到一條通路。
可到底是月水還是這條不知水?閉上眼,稷邑地圖已烙在熊荊心裡,他難以判斷哪一條是真的活路,也許溯水北上的結果就是困在群山之中被秦軍包圍。當然,沿哪條水北上並不是他能夠選擇的。此行楚軍並無渡河工具,他身處月水和淮上之間還能在兩水之間選擇,若等到渡過月水,行至稷邑城西秦人才發難,那就只能沿著月水一直路走到底。
“只能聽天由命。”熊荊自語了一句,看罷遠處的月水準備合上窗牖,這時候他忽然發現窗外不遠處一個秦吏打扮的人看著他出神,這個人好像在哪裡見過又好像從來沒有見過。見他看來,此人迅速的低頭,轉身匆匆離開。
“圉奮!”車外傳來媯景的怒喊,他一喊,這人便是疾跑,最後跳上一匹坐騎,策馬而去。
“何事?”一路行來都極為平靜,可媯景這麼一喊,熊荊背上的汗毛立刻豎了起來。
“稟大王,此楚奸矣。”是項超的聲音,他記得當年自己已經一刀結果了這個奸賊,沒想到他竟然還活著。
“稟大王,事急也!事急也!”媯景疾奔過來,“圉奮乃郢都苑囿之圉童,其對臣言曾服侍過大王騎馬。他來必是替秦人驗大王之真假。秦人將來也。”
“還等何時!列陣!”熊荊也急了,昨夜邕笠已告會盟有詐,要他絕不可前往。網秦人這時候派楚奸過來,自然是媯景說的那樣,要驗真假。那楚奸服侍過自己騎馬,肯定認得自己。
“列陣!”熊荊的王命迅速就變成行動,正在餵馬喂水的楚軍騎士當即抽劍將護送的秦卒捅死,本就並排行進的四輪馬車一輛輛接一輛的前後靠攏,以構成兩道車牆。鉅劍猛斬,車轅上的韁繩一斷,挽馬全部拉入車牆之內。馬車的側箱也開啟,裡面的扭力投石機、火油彈全部敞露了出來,另有一些車廂裡裝的是最新式的馬鎖甲,一百二十名重騎需要立刻給戰馬披甲。
“這是為何?”壽陵君衝了過來,臉上全是驚慌,他大喊道:“大王,這是為何?”
“咚咚咚咚咚咚……”不用熊荊回答,秦軍的建鼓已然敲響,鼓聲迴盪在山谷之內,耳中全是鼓聲。正在殺戮秦卒的騎士呼聲更急,他們指著淮水東面的秦人大叫:“速發火彈、速發火彈!攔住秦人!”
眼見火彈不發,在媯景的帶領下,百餘名騎士匆匆上馬衝向淮水上的木橋。
“殺!”楚軍率先發難因而搶得了先機,這座連通淮水東西兩岸的木橋並不寬大,一百多騎暴衝過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