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七章 青陽,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嶺第一道防線就有兩百五十里,第二道防線或能延緩修築,但江淮防線、浙北防線、夏邑、鄧邑、‘洞’庭、九江、杭郢、番禺……,這些地方加起來又有多少裡呢?
帶著這樣的問題熊荊順著湘水南下,直至‘洞’庭郡郡治所在地青陽。三年前郡尹被熊荊撤換後,昭黍推薦其同氏昭柳,熊荊當即任命昭柳為郡尹。
楚國經營湖南已有百餘年,細究起來這還是吳起變法的結果:‘吳起相悼王,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大約是一百五十年前的事情,從那時候起,楚國開始經營湖南。先君頃襄王時,白起拔郢,為求得喘息之機,楚國獻青陽以西予秦國。
青陽以西即為長沙以西,長江中下游三大平原(江漢、‘洞’庭、鄱陽)之一。秦國重視農耕,自然欣然受之,兩年後楚國就撕毀盟書,十五萬兵擊江畔十五邑,秦國當時攻魏甚急,只能預設此結果,兩國因此再盟。
先祖勇武也好、懦弱也罷,已經竭盡全力開拓疆土,儲存國祚。熊荊現在看到的‘洞’庭郡和蒼梧郡,就是楚國七代君主開拓守成的結果。
青陽以北是彭城(彭城君,今岳陽),長江在此大致形成了一個V字,湘江流入V字底端。V字以上是雲夢澤,屬秦境;V字以下則是楚境。其左,是澧水流域,有零陽(今慈利)、有涔陽邑(澧水北面的支流涔水),有臨澧(臨澧君);
澧水流域的南面,是沅水流域。沅水有中邑(中君,今桃源東北)、臨沅(臨沅君,今常德),有詹阝陽(詹阝陽君,今常德東北),另外還有高蔡、枉陼兩個小邑;沅水再往南是資水,資水有益陽。
這是湘水左岸的城邑,而整個湘水,最上游蒼梧郡濡水(今舂陵水)流域有臨武,郴縣(今郴州)、鄙邑(今永興)、耒陽(耒陽君);湘水左側有洮陽(今全州)。濡水與湘水在龐邑‘交’匯(今衡陽),往北至湘潭有口湘君,再往北越青陽有羅縣(今湘‘陰’縣)。
整個湖南,大小縣邑十九座,封君原有十人,行敖制後,非封君所屬的縣邑主要封給了昭氏譽士。這當然是有意的,就像城陽、隨縣承包給若敖氏一樣,都是為了使其迅速壯大。但湖南終究比不上城陽、隨縣,‘洞’庭郡有民兩萬多戶,蒼梧郡不及一萬戶。這些丁戶甚至包括山林裡的百越、三苗,城邑里的楚人其實很少,更多的是楚化了的苗人、越人。
郡尹府內,宴饗的規制和郢都毫無兩樣,甚至因為是山地,又近‘洞’庭,食物要比郢都還豐盛。熊荊一路行來憂心忡忡,並無多少食意,三飯之後,看著堂上的封君、譽士,熊荊問道:“若秦人攻來,你等有何裝置?”
熊荊忽然問起了兵事,臉帶笑容的諸人頓時沉重起來,昭柳道:“稟告大王,秦若攻我,當有兩途,一為大江,二為沅水。至大江而來,臣等已造大翼戰舟百艘,又有舟師……”
“日後再無舟師,只有縣卒、‘私’卒。”熊荊打斷了昭柳的回答,楚國軍制變動很大,現在只有各縣、各氏的軍隊,沒有王卒、舟師這種國家‘性’質的軍隊。
等於說,各縣各氏必須縣人守縣土、氏人守氏土,不能指望國家軍隊的援助。只是這也不是絕對,‘洞’庭郡如果失守,長江下游的沙羨、夏邑、鄂縣、西陵、邾城必直接承受秦人的兵鋒,湘江上游的蒼梧郡,嶺南的西甌、雒越等越人也會忐忑不安。為此大司馬府專‘門’劃定了各個防區,防區內各縣邑建立了互援機制,杜絕各自為戰的情況。但援救是要時間的,尤其是‘洞’庭郡這樣的邊郡,熊荊提醒的意思也在這裡。
“臣知也。”昭柳毫無慌張之意。“臣所言舟師乃他縣之卒,乘舟而來也。秦人懼我舟師,不敢與我戰於大江、‘洞’庭之上。只可於黔中郡順沅水而下也。前歲秦人在鴻溝沉舟楫以塞水道,臣亦效之,今已在沅水之上沉舟以塞道。
沅水有中邑、臨沅、詹阝陽、三城,另外還有高蔡、枉陼兩座小邑。沅水之上曲折難行,秦若伐我,水路不通無可伐也。”
沅水上游即黔中郡,屈原曾曰:‘朝發枉陼兮,夕宿辰陽’。早上從枉陼出發,晚上就能在辰陽夜宿。辰陽即辰溪,辰溪下游的沅陵,辰溪上游的黔中郡治所(今懷化),已歸秦國所有。如果順沅水南下,只要突破常德,那就能兵臨羅縣。羅縣北為彭宗,南為青陽,被切斷後‘洞’庭郡就得不到長江流域趕來的援助。
“臣又請造府售‘洞’庭郡水泥、鉅筋,以增築中邑、臨沅、詹阝陽三城,奈何水泥久久不得。”昭柳話鋒一轉,當著熊荊的面說起了造府,好在工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