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 抉擇2,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棄守陳郢後,穎水之西、陳郢南七十多里的項城成了戰爭最前線,從稷邑撤回的八萬多名士卒在此休整。大翼戰舟一晝夜九百里確切的說只是理論數字,順風順水、極端情況下能夠做到,大規模作戰難以做到。從稷邑到項城一千四百多里一共用了三天,三分之二路程順水,每天平均下來只划行了四百八十多里,且士卒也累得夠嗆,需要在項城持續休整。
熊荊乘坐的卒翼戰舟到達項城時,穎水西岸的軍營裡一陣躁動,士卒爭相出營縱觀大王。
“大王萬歲!大王萬歲!大王萬歲!”三頭鳳旗下,身著韋弁服的熊荊就站在他戰舟甲板上,他的身側站在一個年齡相仿之人。聽聞士卒的呼喊,他轉過身向岸上計程車卒土揖,岸上計程車卒連忙頓首,萬歲的呼聲更急。
“知道士卒為何呼喊萬歲?”熊荊看著弟弟問道,熊悍有著這個年齡孩童慣有的迷糊。
“王兄乃我楚國大王……”第一次出宮的熊悍頗有新鮮感。這個時代的萬歲僅僅是自我歡呼之意,可他還是感覺到了那些士卒對兄長的敬意。
“謬了。”熊荊知道他會這樣回答。“因為王兄曾與他們並肩為戰,因為王兄不懼秦國人,還因為王兄是敖、是大敖,他們才會如此歡呼。”
“敖?”熊悍只知道王,從未聽說過敖。
“敖,便是豪彘。”卒翼戰舟正在靠岸,熊荊扶住了腳下不穩的弟弟。“山林裡的豪彘,就是虎狼也不敢招惹,先祖以為猛獸中數豪彘最為勇猛,故借其名為敖。”
熊悍還未長全,好動、玩性重,不過在兄長面前很是收斂,他知道彘,就是豕。本以為豕是用來吃的,沒想到先祖和王兄都以豕為榮耀。
“臣見過大王、見過悍王子。”碼頭上項燕領著將帥們前來迎接。熊荊來此是個意外,但他一來,全軍士氣立刻就大振,項燕等人對此也是一喜。
“免禮吧。”熊荊看向眾將微笑,目光最後落在項燕身上,“稷邑之戰打得好!”
“大王謬讚。”項燕等人很是客氣,一些將帥歡笑起來。“我軍能勝秦人,全憑大王虎威。”
“大王廟算在先,秦人焉能不敗?”
“敖倉之戰如何?”熊荊順口問道,說完隨即想到身邊的弟弟熊悍,又道:“悍弟雖幼,不佞不願他常居宮闈,只願他多在戰場,日後望他也成英豪,不辱先祖。”
細皮嫩肉的熊悍站在熊荊身側,被一干身著鉅甲的將軍圍著,本有一種不自覺的害怕,但王兄在身側,又讓他有了些勇氣。
“大王英明,悍王子必成我楚國之英豪。”在場的將領人人點頭。他們更在意的是後方不亂,悍王子在大王身側,郢都再也無人作祟了。
“先入帳吧。”熊荊說了一聲,又囑咐長姜待熊悍先去休息,他已經累了。
“……敵軍前鋒已至房鍾,明後日便可至下蔡城下。”對著地圖,軍司馬彭宗介紹著敵情。“秦軍據報有三十萬,以蒙武為大將軍魏軍二十萬,相邦子季為護軍,由晉祝、公孫卯等將率領。彼等並不攻伐城邑,遇見城邑即留下數師作為牽制,以求直擊下蔡。
秦魏大軍五十萬之眾,糧道數百里,每三十里留有一師襲擾,糧秣輸運又有數萬大軍相護,至下蔡城下者,不過二、三十萬。鴻溝上的浮橋,秦魏又各有五萬人駐守……”
“五萬人夠嗎?”秦魏大軍在鴻溝東岸,大梁在鴻溝西岸,要想運糧到前線,必要經過浮橋。秦人的轉關熊荊是有印象的,但他以為那浮橋根本不堪大翼戰舟一撞。
“稟大王,”舟師之將紅牼正憂心忡忡。“秦人浮橋之前沉有數里的舟楫,普通青翰舟因為舟短可過,我等大翼長十餘丈,不得過也。”
“秦人沉了舟楫?”熊荊神色也凝重起來,陳郢守城戰中秦軍也用裝滿土石的舟楫堵住了東湖湖口,沒想到他們故計重拾,在鴻溝上玩起了這一套把戲。
“然也。舟楫錯亂沉了七八里之遠,浮橋在沉舟之北,沉舟之側又有大軍相護。”紅牼頭疼死了這種阻塞作戰。如果是鐵鏈橫江,舟師還能拉一拉,裝滿土石的舟楫沉在鴻溝裡,幾十艘大翼也是拉不動。
“有何良策?”熊荊來時眾將正在商議應當之策,還沒有商量出來的個結果,熊荊就來了。
“稟大王,有兩策。”彭宗說道。“其一,白公子命人傳來飛訊,魏王願與我楚國合縱以攻秦國。魏軍駐守於鴻溝之西,若我軍至,當佯敗棄守。”
“魏王?!”熊荊大訝,“魏王他不是……”
“大王,”作戰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