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城防,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數千裡外的新郢,楚國第三十四世楚王,第四十四位國君熊勝在哭泣和歡呼聲中即位。東地壽郢,勿畀抵達壽郢時,王翦率領的秦軍冒著風雪快速南下,僅用十八日就抵達淮水東岸,遙對著壽郢城西剛剛完成的城防工事紮下營壘。
沙海一戰楚軍皆沒,攻滅楚國是時間問題。王翦快速南下主要是因為不想在壽郢這座都城浪費太多的時間。如果秦軍能在冰雪化凍之前拔下壽郢,那麼大軍三月份便能長期直入會稽。
數十萬童子、工匠滯留越地的訊息秦國早有耳聞,秦國對那些童子沒有興趣,在意的是那兩、三萬造府工匠。然而鴻溝一戰秦軍舟師損失大半,剩下的那一半又被楚軍炮艦困在少海,新造戰舟南下最快也要等到三、四月份,所以只能依靠步卒快速南進。
趙政意圖如此,王翦原本打算休整幾個月時間等鴻溝化凍後再南下壽郢,也不得不依王命行事。揹著北風站在壽郢西北的紫金山上,王翦正用陸離鏡環視全城。昔日繁榮的壽郢如今已成一座死城,街道、大市,絲毫不見庶民,即便能看到人,也不過是城牆上的甲士。
庶民、士卒全然不見,唯獨城內、城外的城防工事的看極為清楚。最顯眼的是城內,沿著西城牆、南城牆已經挖出一條寬逾十數丈的大塹,北城牆、東城牆因為角度和房屋遮擋的關係看不到,但應該也挖出了類似的大塹,以防秦軍炸破城牆後突入城內。除了大塹,城內的裡域也全部關閉,重重設防,看上去守城的楚軍似乎要與秦軍打一場血腥巷戰。
看到城內的重重裡域王翦心中不免生憂,他手上兵力不足二十萬,稱得上精銳的老卒不過九萬。九萬秦卒一旦消耗完畢,便只剩下齊褐麾下那四、五萬中尉、衛尉了。雖然秦國能徵召全天下計程車卒,但沒有老秦人的秦軍王翦很不放心。
城內的防禦讓王翦生憂,城外的防禦則讓王翦徹底看不懂。正常情況下守軍都是據城而守,再便是出城野戰。兩者必選其一,可駐守壽郢的守軍反其道行之,竟在城外搭建起城防工事,這些工事如果真是工事那還有用,問題是這些工事根本不像工事,不過是掘了兩條鋸齒狀一點也不深的大塹,以及兩道同樣形狀但卻不怎麼高的土坡。
這種工事並不能阻止秦軍推進。只有深埋在大塹、土坡上的鉅絲網或許能取得一些作用,但鉅鐵網不是殺傷性的,只能起到阻礙遲滯作用,這樣的防禦秦軍早有對策。
看完城內的防禦,再看向城外的防禦,王翦還在思索楚軍為何要這樣佈置時,兵法主謀士武勾卑看出了一些門道:“此荊人阻我巫藥炸城、巫器擊城之防也。”
“哦?”王翦目光連閃,再看那些鋸齒狀的防禦,點頭道:“確是如此。”
“如此城防,如何破之?”劉池也微微點頭。和王翦一樣,他覺得楚軍在城外修建的城防極為奇怪,卻不知道它的實際用處。武勾卑點破後才恍然大悟,這確實是為防巫器、放巫藥的。
“此不知也。”武勾卑的回答讓人洩氣,好在他接著道:“既是城防,便可擊破,若求穩妥,湮之可也。若求快捷,荊人少士卒,我可四面皆攻,擇其虛者而破之。”
“西面皆攻?”沙海戰後,白林已成為王翦的右將軍,羌瘣是左將軍。趙勇奉命回到了咸陽,扶蘇也不再是大軍的護軍大夫。和王翦同站在紫金山上的白林聽聞武勾卑建議四面皆攻,馬上出口反對。“大將軍當知,我軍僅十九萬,尚有一萬魏軍降卒,此一萬魏卒需兩萬人守之。若四面皆攻,每面僅有四萬人,荊人若擇精銳從一面猛擊我,我軍必潰。若其焚我糧草、毀我輜重,待下月冰化,攻城更難。”
“恩。”王翦聽白林提起魏卒,重重恩了一聲。魏王投降,剩下的魏卒隨即被秦軍收編。這一萬魏卒家眷全在大梁,百將以上又更換成了秦人將率,可幕府對其仍不放心。當然這一萬魏卒可以命其先行攻城以作消耗,但四面圍攻還是存在問題。壽郢城週五十餘里、一萬六千多步,除去駐守大營的秦軍,一萬六千多步每步只有十名士卒,根本就圍不死。
“可命魏卒先行攻城,以探虛實。”劉池倒不擔心魏軍降卒,他擔心的是楚軍兵力。
“然若魏卒輸陣,士氣必然大墮。”武勾卑不是沒有這樣的想法,而是擔心這樣做的後果。
“不命魏卒攻城,我軍需以兩尉守之,徒耗士卒。”白林這次站在劉池這邊。一路行來他便覺得那些魏卒有些古怪,又不知道哪裡有古怪。“且今夜當提防荊人夜襲。”
大軍行軍必有長徑,攻敵於立足未穩不是敵軍真的立足未穩,而是行軍長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