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秦國之亡,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孔子起,儒家就一直希望君王能夠接受儒家的理念,以周禮的方式治國。孔子為此奔波,孟子為此遊說,荀子之齊、之楚、之趙、之秦,所為者,也是為了勸說君王,周禮治國。

周禮是周式貴族政治制度、行為方式的總結,楚人雖然只是半周化,但貴族與貴族是立場相同,貴族與貴族的行為方式相通。楚昭王行將病死,卻不願禳災於令尹、司馬,因為他們是楚國的股肱;也不願祭河神以治病,因為黃河不是流經楚國的河流。孔子聞之,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

孔子所謂的‘知大道’,是指楚昭王寧死也不逾越君王的本份,寧死也要恪守貴族的禮節,這用‘迂腐’來形容或許更為貼切。楚昭王之死,與‘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子路之死沒什麼不同,都是因為他們太迂腐,太不知變通。

儒家與楚國存在著精神上的共鳴,儒家一直視楚國為自己可靠的盟友。戰國末季,天下將一,儒家真心實意希望楚國能代周人而一天下。可惜不論是現實上還是精神上,今天這個希望都徹底破產了。然而這只是魯儒希望的破產,儒家還有齊儒的一支。

身為齊儒之首,稷下學社祭酒的淳于越入秦是一件大事,這代表齊儒已經認清了現實,決心向秦國輸城。雖說這也是為了推行周禮,可秦國一直被魯儒視為死敵,淳于越這樣的投敵行徑從心底裡讓魯儒鄙夷。

秦王政二十一年十二月,咸陽東郊,與齊使田假入秦不同,淳于越入秦聲勢頗為浩大。至咸陽近郊,趙政未出迎於郊外,右丞相王綰和一干大臣早早迎出郊外。諸人等到隅中,淳于越等人的車駕才匆匆出現在寬大的秦道上,車駕後方皆跟著一些寬袖薄帶的稷下士子,他們與自己的先生一同入秦。

“大秦丞相郊迎諸先生也!”車馬越來越近,一名賓者匆匆奔前,向行進中的車馬高聲相告。

“大秦丞相……”車駕後方,士子們很早就看到那面在北風中飄揚的旐旗,但不清楚是何人相迎,聽聞親迎的是秦國丞相,全都吃了一驚。

“下車。”臨淄距咸陽兩千餘里,淳于越入秦齊秦兩國都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他入秦不僅僅是遊說秦王行周禮那麼簡單,還帶著齊國朝野的期望——三十多日的奔波還讓他疲憊不堪。

“稟祭酒,此時下車不宜也。”可以坐車的叔孫何沒有坐車,而是侍奉在淳于越車旁,見他現在想下車,連忙阻止。

“子通以為不宜?”淳于越疲憊的臉上浮現出幾絲不解。

“祭酒當知買珠還櫝之說,櫝美雖棄珠,然櫝貴珠方貴也。祭酒若不倨傲,未見秦國丞相而下車,秦人豈知我稷下博士有治國之大才?”馬車還在前進,叔孫何緩緩的解釋。

去年安平君戰敗,臨淄已成最前線。本來大家還以為楚國能一統天下,而今看來,能一統天下的只能是秦國。齊國既然向秦國求和,為求保住社稷,因此促使淳于越等人入秦,為秦一統天下錦上添花——對待壞人和對待好人的標準是不一樣的,對好人可以怒斥,必要時還會打罵,對壞人就要和聲細氣,恭恭敬敬了。

“王綰奉寡君之命,郊迎祭酒。祭酒與眾博士一路行來,安否何如?”畫有龜蛇的旐旗下,王綰對著淳于越的馬車大聲相告。

此時淳于越才在叔孫何、眾士子的攙扶下下車。淳于越下車,其餘博士跟著下車,眾人跟著他向王綰行禮。淳于越道:“弊人甚幸,一路行來秦國禮敬有加,人人皆安也。在此以謝丞相,以謝大王。”

淳于越說完又揖禮,他身後博士士子跟著他一起深揖致謝。上百個人的喊聲雖無勇武之氣,可也頗為整齊,王綰見之不免點頭。他原本還擔心淳于越這些齊國博士個個弱不禁風,現在一見只覺得彼等與軍旅無異,心中不免有些歡喜。

“旅途勞頓,請祭酒與諸博士先入驛館安歇,明後日再謁見大王。”王綰說道。

“弊人與博士並不……”入秦就是為了謁見秦王,淳于越很擔心王綰說的‘明後日謁見’只是說辭,故而想今日就謁見,他身側的叔孫何連忙插言,“丞相既有處置,祭酒與諸博士便先入驛館,等候大王相召。”

“善。”王綰特意看了叔孫何一眼。他的安排就是明後日謁見趙政,今日謁見是不可能的,今日大王正在召見荊國來的陽文君之弟陽褿。

*

“寡人聞之,陽文君叛荊王身死,你卻襲陽文君之爵?”曲臺宮內,陽文君陽褿畢恭畢敬的站著,趙政對他還活著甚是意外。記得當年他與壽陵君一同使秦,壽陵君後來被荊王所殺,以陽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方舟/男博]虛舟

桃李酒

豪門隱婚:惹上腹黑男神

沈勁風

看不見的存在

做男人挺好的

抓個校草做手機寵物

長安如晝

本宮身邊趣多多

leidewen

極道狂龍

不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