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擔憂,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莊無地知道熊荊的擔憂,道:“齊人若至,可用我軍將率帥之,如此不愁沒有節制。”
“奈何言語不通啊。”彭宗也有些擔憂齊人。“且市人何以為戰?”
“市人只能湮壕。”鄂曹無奈答道,說出了市人的用處。
周人建制有了士農工商之分,管仲為齊相又使士農工商分而居之,立士農之鄉、工商之鄉。商即商賈,屬於市籍,是各種籍貫中等級最低的,往往與賤籍相提並論。秦人戍邊,先發‘吏有謫(有過錯的官吏)、贅壻、賈人’;這些人不夠,再發‘嘗有市籍者(以前有市籍的人)’;還不夠,再發‘大(祖)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最後才是‘入閭取其左’。這種閭左,多是人丁繁衍後無地可授的農人。
市籍地位不如匠籍,更不如農籍。春秋時期只有國人(貴族)才能從軍,戰國時期必須是農籍才能為卒——像楚國這樣春秋遺風濃郁的國家,市籍、匠籍、無地農籍都不可從軍——但每次出征都會強徵若干市籍和匠籍為軍役。
鄂曹要這些市人去湮壕不是開玩笑。魏國軍律明確要求‘攻城用其不足,將軍以(假門:假通賈)湮壕’,同時要求‘今遣從軍,將軍勿恤視,烹牛食士,賜之叄飯而予崤’。
本來市籍是不能上戰場的,因為魏王於心‘弗欲、不忍’,這才勉強讓他們從軍出戰。但是呢,領軍之將不要體恤他們,攻城時要死人無數的時候,可以讓他們去湮壕;營中殺牛吃肉的時候,切不可讓他們分食牛肉,賜三分之一斗粟米飯就可以了。
魏國是不可以改市籍的,秦國是可以改市籍的,但改了市籍也會追索‘嘗有市籍者’以及‘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楚國和關東諸國一樣市籍者不可更改,不過不會像魏王那樣‘弗欲、不忍’,讓他們攻城時去填壕。
“若遣市人湮壕,必寒其心。”莊無地也清楚市人地位之低賤,只是眼下局勢緊迫。“相決之時也無壕可填,以其為副卒可也。其餘則為正卒,言語雖不通,然將率卒長以身作則,不通也可一戰。三萬齊卒,可成千列戰陣。加之趙魏兩軍,又有一千餘列。或可以齊軍為右軍,以趙魏之軍為左軍,我軍為中軍?”
莊無地這是縱深三十行成陣,齊軍三萬多人,可成千列;趙魏四萬餘,可成一千四百餘列;巴人與西甌各部落近兩萬人,他們的縱深更薄,二十行也可成千列。餘下二十個楚軍師,每師以衝矛大陣列陣,六十列再算上兩陣之間的間隔,大約在兩千列。
這樣算起來,全軍陣列的寬度將接近甚至達到五千五百列,這五千五百列還沒有計算西甌各部落的劍盾陣,劍盾陣展開後,列與列的寬度倍於矛陣,他們千列的寬度是矛陣的兩千列。等於是五千五百列還要再加一千列,達到六千五百列。
按照上次蒙恬所列的軍陣,為防楚軍衝矛,秦軍縱深已經達到恐怖的一百行。聯軍陣列寬度如果是六千六百列,秦軍如果不想被聯軍勾擊,陣列寬度也必須是六千五百列。六千五百列縱深厚一百行,那將是六十五萬人,超過現在王翦麾下的兵力總和。
當然,決戰不可能全軍壓上,一些善戰的師旅將作為遊闕使用,要麼填補空缺,要麼伺機破陣。可最少雙方之間的兵力差距不再像此前那麼大,二十個楚軍師是一支讓大司馬府和幕府謀士都較為滿意的力量。
“彼等不能為左右兩軍。”莊無地的意見被彭宗反對。“齊軍、趙軍、魏軍懼怕勾擊,秦人騎軍多於我,我以為彼等當為中軍。”
“彼等為中軍?”莊無地是常規佈陣,彭宗則一反常規,把弱軍放在中間。
“然也。”彭宗道。“秦人為使我不破陣,倍厚其陣也。蒙恬麾下,秦人陣厚百行。故我以為,我軍不當中擊,而當側擊。強師當居於左右,騎戰之後繞秦人側背而攻,中軍不敗即可。”
彭宗沒有動面前的籌盤,寥寥數語就將本次決戰的作戰思路勾勒了出來。衝矛多是中擊破陣,現在既然雙方的陣列寬度差不多,那就不應該再中擊,而應當兩翼勾擊。秦軍是橫隊,橫隊軍陣不是不能轉向,而是轉向不易,一旦矛陣猛衝側背,十有八九會發生潰陣。
“火炮何用?”側擊不是可以,不過側擊火炮就顯得多餘了。
“火炮勾擊不便,置於陣前秦人當厚其陣,我軍如常而攻。”彭宗道。“唯左右兩翼各有數師繞擊其側背,兩向夾擊,促其陣潰。中軍別無他求,秦軍潰時可乘勝追擊。”
“可。”鄂曹最先認可彭宗的決戰思路,這是發揮楚軍縱隊機動的好辦法。如果將楚軍佈置在中間,機動性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