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零肆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九章 李信,荊楚帝國,貳零肆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中驚鳥高飛,那是因為藏有伏兵;敵方敲響建鼓,那是為了奪己方之氣,好讓士卒驚駭。可這茂密林木之中突然出現荊王的鳳旗,不說士卒,就是連將卒也為之膽寒。
‘王載大常,諸侯載旗,車吏載旗,師都載旃,鄉遂載物,郊野載旐,百官載旟,各書其事是與其號焉’。地位與旗幟相互對應,旗幟又要書號,使之與個人相互對應。換而言之,旗之所至,即人之所至。郢師見旌旗至,便知是李信至,李信等人見鳳旗至,便知是楚王至。
山嶺起伏,林木幽深,楚王突然出現在此處,楚國大軍定然也在此處,這如何能讓人不懼?士卒看到那面鳳旗還在驚懼,百將、五百主、二五百主、軍校、都尉,這些人已然失措——夏道之旁是灌木,灌木往裡是密林,那面鳳旗就出現在三里外灌木叢的盡頭。距離如此之近,己方如何應變?縱是武安君再世,這種情況也無法應變。
眾將惴惴,李信則如中雷擊,口中喃喃無語,人也舉止失度。他不敢相信楚軍能從密林深處鑽出來。可楚軍此時正一隊一隊從密林深處出現,他們推倒已經鋸斷大半的灌木,在鼓聲中一隊接著一隊入列,列出讓所有秦卒膽寒的方陣。
鳳旗高高飄揚,旗上繡著的那隻三頭彩鳳比十年前在陳城李信第一次見時多了不少汙漬和血跡,可那種睥睨天下的高傲始終未變。高傲的鳳旗下,四前一後,五個衝矛方陣正在陸續成形。司馬疾這時搖響了鼙鼓,秦軍也開始擊鼓。
“荊王所為者,將軍也。”司馬疾默默道。楚軍不出現在象禾關、不出現在道邑,而出現在這裡,顯然是有備而來。他們不伏擊前軍、不伏擊後軍、也不伏擊輜重,偏偏伏擊中軍幕府,意思不言自明。這是要擊殺李信,好使全軍混亂。
“是又如何?”矛陣成陣非常迅速,李信好像只眨了一下眼睛,五個方陣便開始向前推進了。
“將軍務要故守待援,前後之軍皆可救也!”看見方陣正朝自己而來,司馬疾面色微變。
“不及也!”秦軍的反應並不慢,鼓聲未響李信的四千短兵便正對楚軍開始列陣。“荊人矛陣無堅不摧,我軍無法固守。”李信嘆息著搖頭,很快他又喝問:“王翳何在?”
李信高喝王翳,王翳正在幕府佇列。驚魂未定中李信連喝兩聲,他才驚醒過來,奔往李信乘坐的馬車揖禮待命。
“必要將此書交與大王!”費了一晚上加半個上午的時間,李信寫好了這篇上書。他本想紮營後再命人送往咸陽,看來他永遠也不用再紮營了。
“唯。末將……”王翳不太清楚李信的意思,大將軍這是要他先逃嗎?
“騎上馬,速離此地!”李信沒有半分猶豫,直接命令王翳馬上離開。
“末將、末將敬諾!”秦軍的陣列此時開始混亂,百將、五百主命令兩頭計程車卒速速救援幕府,倉促間你爭我趕,沒有任何秩序。王翳有些失色,他不想死在此地。
“書!”王翳揖禮完敬若便走,著急間竟忘記接過李信手中的那份上書。李信一喝他才愧疚的回步接過,恭恭敬敬的深揖後,方從容離開。
十數里長的行軍佇列全部混亂,雖然兩頭的秦卒正竭力往己方旌旗所在的位置奔跑,可道路狹窄,道旁灌木用他們佩著的軟鐵劍無法斬斷,士卒幾乎全堵在路上。南面如此,北面的秦卒因為要渡過象水,一些人不走橋樑直接涉水。可惜涉水也只是過橋而已,上岸後道路依舊擁擠,所有都想往前,結果所有人都擠在一起。
王翳上馬後不走道路,也不走道旁灌木林,而是策馬躍入象水。他帶著幾名騎卒順水而上,直接往象禾關行去。李信的目光一直看著他,等他消失不見了,這才轉身看向攻來的楚軍。
三里的距離聽起來很遠,實際也只有九百步而已。即便楚軍以常步前進,也不過是二十多分鐘的事情。此時楚軍正大步前進,半刻鐘的時間過去,他們已在五百步外,此時秦軍仍在列陣,護在幕府之前的陣列越來越厚,越來越寬;
之後又是半刻鐘過去,楚軍已在兩百步外,秦軍的陣列勉強列成。雖然厚達百行,但它還是不寬,也不能將整個幕府護住,只是擋住了從西南方向攻來的敵人。再就是非常擁擠,一些地方沒有清晰的行列,擠著計程車卒也沒有施展武器的空間。
已經沒有第三個半刻鐘了,四分之一刻鐘過後,秦軍倉促列成的軍陣中,一名都尉大喊“射!”,數不清的弩箭暴射而出,此時楚軍已在五十步之內,長長的夷矛正被他們高高舉過頭頂。可惜的是,這些弩箭許多都沒有飛過四十步,三十多步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